一种燃烧室框架及其燃气采暖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41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室框架及其燃气采暖热水炉,该燃烧室框架包括主体部及侧部;主体部与侧部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主体部靠近侧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耳,固定耳为冲压向外折边而成,主体部的顶端设有螺栓孔,螺栓孔配合固定耳以对主体部进行固定;侧部与主体部围成一隔热腔。上述燃烧室框架通过将主体部与侧部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同时在主体部、侧部上通过弯折、冲压、冲孔等方式,以对其进行固定,以这样的结构设置,既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室框架及其燃气采暖热水炉


[0001]本技术涉及壁挂炉
,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室框架及其燃气采暖热水炉。

技术介绍

[0002]燃气采暖热水炉,也称壁挂炉,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气进入燃气比例阀,从而控制燃气流量,实现对火焰大小的控制,燃气再进入燃烧器,并充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主换热器吸收热量,加热水,为用户提供热水和供暖,烟气再经集烟罩由风机排至室外。在这过程中,天然气在燃烧器的上部燃烧产生火焰,其四周为高温热场,大约有500℃

900℃,为了降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产品四周的温度,并减少热量的损耗,一般在燃烧器的四周增加燃烧室组件。
[0003]燃烧室组件一般由燃烧室框架、燃烧室盖板与四周的隔热板组成,燃烧室框架的作用是用于固定燃烧室四周的隔热板,以降低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四周的温度,并减少热量的损耗。在现有技术中,燃烧室框架由三块钣金结构件组成,分别是燃烧室的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分别通过铆接或者焊接工艺与背板相连,但是由于铆接或者焊接工艺需要熟练技术人员,一般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而且工序较多,铆接点或者焊接点需要较多点位,才能稳定连接,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虽然铆接或者焊接完成后的燃烧室框架会经过检查,才能继续下一步工序,但是在高温环境的长期使用下,燃烧室框架的各结构件因连接不稳固,也可能存有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室框架,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既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0005]本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燃烧室框架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0006]本技术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燃烧室框架,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向外弯折的侧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侧部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为冲压向外折边而成,所述主体部的顶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配合所述固定耳以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固定;所述侧部与所述主体部围成一隔热腔。
[0008]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顶端设有凸设端,所述凸设端的相对两侧弯折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凸设端的中部冲压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弯折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配合以用于对隔热板进行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块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主体部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为向内、向上弯折结构,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固定槽。
[0010]优选地,所述侧部包括主连接板、自所述主连接板弯折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所述主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主体部围成一用于固定隔热板的定位腔。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设于所述主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端向上弯折有呈L状结构的限位端,两侧部的所述限位端配合以用于对主换热器进行限位。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设于所述主连接板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供螺栓穿设以固定燃烧室盖板。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端设于所述主连接板的底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主连接板为垂直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相对两侧向上弯折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配合所述定位腔以对隔热板进行定位。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耳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固定耳呈均匀分布设置。
[0016]本技术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7]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包括上述所述的燃烧室框架。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的燃烧室框架通过将主体部与侧部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同时在主体部、侧部上通过弯折、冲压、冲孔等方式,以对其进行固定,以这样的结构设置,既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燃烧室框架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燃烧室框架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燃烧室框架的正视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燃烧室框架的俯视图。
[0025]图中:10、主体部;11、固定耳;12、螺栓孔;13、凸设端;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第三固定块;20、侧部;21、主连接板;22、第一连接端;220、限位端;23、第二连接端;230、定位孔;24、第三连接端;240、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9]请参阅图1

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燃烧室框架,用于安装在一燃气采暖热水炉中,配合燃烧室盖板、隔热板等组件,对燃烧室四周的隔热板进行固定,以降低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四周的温度,并减少热量的损耗。具体的,该燃烧室框架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相对两端向外弯折的侧部20;主体部10与侧部20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主体部10靠近侧部20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耳11,固定耳11为冲压向外折边而成,主体部10的顶端设有螺栓孔12,螺栓孔12配合固定耳11以对主体部10进行固定,将其与壁挂炉壳体通过螺栓/螺丝的方式固定相连;侧部20与主体部10围成一隔热腔,配合燃烧室盖板的作用将燃烧室围起来,并将隔热板固定在隔热腔内壁。
[0030]主体部10大致呈方状如长方状、正方状结构,侧部20大致呈方状如长方状、正方状结构,从主体部10的相对两侧弯折而成,主体部10与侧部20的弯折角度根据燃烧室或者隔热腔的密封性而定。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0的顶端设有凸设端13,凸设端13的相对两侧弯折有第一固定块14,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向外弯折的侧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侧部由钣金一体冲压成型而成,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为冲压向外折边而成,所述主体部的顶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配合所述固定耳以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固定;所述侧部与所述主体部围成一隔热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设有凸设端,所述凸设端的相对两侧弯折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凸设端的中部冲压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弯折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配合以用于对隔热板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块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主体部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为向内、向上弯折结构,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固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包括主连接板、自所述主连接板弯折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所述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森家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