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梳中红外振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
,具体涉及一种双梳中红外振荡器
。
技术介绍
[0002]双光频率梳(简称双梳)在光频率梳旋转
。
在时域上,双梳可以理解为两个重复频率略有偏移的相干光脉冲序列 。
自引入以来,双梳源和应用一直是研究的主要课题
。
双梳状源与早期用于泵浦
‑
探针测量的激光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
。
迄今为止,双梳激光操作已作为一种交换激光设计
。
我们选择中红外双疏,因其高分辨
、
高灵敏
、
快速测量的特性能够为极低浓度气体的标定带来了革新技术,通过选取差别较小的两个波长,可以去进行气体探测,如
N2、CO2
等
。
然而,中红外双疏并不能自主进行筛选合适的波长,确保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
由于不同的波长在光腔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耗,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光学振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梳中红外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1)
、
输入镜(2)
、Tm
:
YLF
晶体(3)
、
双棱镜(4)
、
体光栅(5)
、
光腔和输出镜(8),其中输入镜(2)和体光栅(5)倾斜设置;所述泵浦源(1)发射的激光经输入镜(2)入射到
Tm
:
YLF
晶体(3)表面实现粒子数反转并输出两束激光,两束激光经双棱镜(4)入射至满足布拉格角度的体光栅(5),体光栅(5)将两束激光以原角度进行反射,两束激光依次穿过双棱镜(4)和
Tm
:
YLF
晶体(3)并经过输入镜(2)反射至光腔内,两束激光在光腔内震荡最终经输出镜(8)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梳中红外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腔包括第一凹面镜(
6.1
)
、
第二凹面镜(
6.2
)
、
第三凹面镜(
6.3
)
、
第一反射镜(
7.1
)和第二反射镜(
7.2
);所述第一凹面镜(
6.1
)
、
第二凹面镜(
6.2
)和第三凹面镜(
6.3
)设置在一侧,第一反射镜(
7.1
)和第二反射镜(
7.2
)设置在输出镜(8)的一侧,经输入镜(2)反射的两束激光在第一凹面镜(
6.1
)
、
第一反射镜(
7.1
)第二凹面镜(
6.2
)
、
第二反射镜(
7.2
)和第三凹面镜(
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薪羽,刘景良,张晓雷,邱基斯,李小宁,于永吉,金光勇,谷迪,赵灵敏,李超,何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