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定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260 阅读:6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于测定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试验装置测定土体的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该装置由压力室2、上底座5、上陶土板6、不锈钢侧限环7、下陶土板19、下底座20、垂直压力升降轴13组成,分别将上陶土板6、下陶土板19抽气饱和,将试样17放在上陶土板6与下陶土板19之间,通过施加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控制试样17内部的吸力平衡,利用该装置可以较精确量测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该方法应用简单,测量精度高,满足一维垂直应力加载要求,可以量测土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土质在饱和状态或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属于土木工程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非饱和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球表面广泛分布的天然沉积土,以及工程建设中遇 到的土体问题,几乎都是非饱和土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饱和土在工程实践中很少见到,这使 得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和实际的意义。水力滞后是非饱和土的一个重要特 征,水力滞后通常表现在土水保持曲线的滞后性,且土水保持曲线的滞后性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如土结构,温度尤其是应力状态的影响。用来描述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就是非饱和渗透系数。直接测量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是很费时间的,目前确定非饱和土的渗 透系数是通过间接方法,即由直接测出的水分特征曲线,再用经验公式计算非饱和土渗透 系数的近似值。用间接方法得到的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近似值对所用经验公式的依赖性很 大,由不同的经验公式得到的同样条件土体的渗透系数差别很大。虽然大家都知道非饱和 土的渗透系数受土体的应力状态影响,但直接测量应力状态对非饱和上渗透系数影响的试 验结果还未见报导,且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用来专门量测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本发 明就是一种用于测定土体在一维侧限条件下的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 土体在饱和或非饱和土条件,在一维垂直压力及侧限应力状态下的渗透系数量测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利用一种试验装置量测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 数,该试验装置主要由压力室2、上底座5、上陶土板6、不锈钢侧限环7、下陶土板19、下底座 20、垂直压力升降轴13组成。其中压力室底座21上安装有下底座20,下底座20上面安装 有下陶土板19,下陶土板上面安装试样17,试样17上面是上陶土板6,上陶土板6上面安 装上底座5,上底座5上面安装上顶盖4,试样17周围套有不锈钢侧限环7,不锈钢侧限环7 安装在上顶盖4与压力室底座21之间,不锈钢侧限环7上下端有橡胶垫16,不锈钢侧限环 7左侧上面安装有第一微型气压传感器8,下面安装有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右侧上面安 装有第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下面安装有第二微型气压传感器26。上底座5连接孔隙水排 水管路9和孔隙气进气管路15,孔隙水排水管路9连接有第一孔隙水压传感器28和第一控 制阀门27,孔隙气进气管路15连接有第二孔隙气压传感器35和第五控制阀门36,下底座 20连接孔隙气排气管路12和孔隙水进水管路23,孔隙气排气管路12连接第一孔隙气压传 感器30和第二控制阀门29,孔隙水进水管路23连接第二孔隙水压传感器34和第四控制阀 门33,压力室连接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连接有第三孔隙气压传 感器37和第六控制阀门38。压力室2安装在压力室底座21上,通过螺栓3固定,垂直加 压轴1可以上下移动,并可以顶在上顶盖4上,压力室底座21 —侧安装有垂直位移传感器10,压力室底座21下面的垂直压力升降轴13,通过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为试样17提供垂 直压力,通过连接的垂直位移升降翼11,由位移传感器10量测试样17的垂直位移变形量, 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连接有第三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和第三控制阀门32。本专利技术优点该方法应用简单,测量精度高,满足一维垂直应力加载要求,可以量测非饱和土渗透系数,亦可量测饱和土渗透系数。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土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土质在饱和状态下尤其是非饱和状态下渗透系数 的量测。附图说明图1是测定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方法所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有垂向加压轴1、压力室2、压力室螺栓3、上顶盖4、上底座5、上陶土板6、不锈钢侧限环7、 第一微型气压传感器8、孔隙水排水管路9、垂直位移传感器10、垂直位移升降翼11、孔隙气 排气管路12、垂直压力升降轴13、仪器底座14、孔隙气进气管路15、橡胶垫16、试样17、第 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下陶土板19、下底座20、压力室底座21、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孔 隙水进水管路23、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第二微型气压传感器26、 第一控制阀门27、第一孔隙水压传感器28、第二控制阀门29、第一孔隙气压传感器30、第三 孔隙水压传感器31、第三控制阀门32、第四控制阀门33、第二孔隙水压传感器34、第二孔隙 气压传感器35、第五控制阀门36、第三孔隙气压传感器37、第六控制阀门38。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量测土体饱和与非饱和渗透系数的方法如下所示,(1) 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①分别将上陶土板6、下陶土板19和试样17抽气饱和,然后将下陶土板19安装在 下底座20上,将横截面积为a高度为Ii1的试样17安装在下陶土板19上,试样17上面安 装上陶土板6,将不锈钢侧限环7通过橡胶垫16卡在上顶盖4和压力室底座21之间,不锈 钢侧限环7左侧下面安装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不锈钢侧限环7右侧上面安装第一微型 水压传感器18 ;②将压力室2安装在压力室底座21上,拧紧压力室螺栓3,将垂直加压轴1拧下来 对准上顶盖4,将垂直位移传感器10安装在垂直位移升降翼11上,并将读数归零;③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7、第二控制阀门29、第五控制阀门36和第六控制阀门38, 打开第三控制阀门32和第四控制阀门33,通过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施加压力,使垂直压力 升降轴13上升,对试样17进行一维垂直固结,通过第三孔隙水压传感器31控制压力大小, 通过垂直位移传感器10控制固结位移,待垂直位移传感器10读数每小时小于0. Olmm时固 结稳定,测得垂直位移量h2,试样17高度为h = hrh2 ;④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7,通过孔隙水进水管路23施加孔隙水压力P1水,通过孔隙 水排水管路9施加孔隙压力p2|,使得差值ρ = Pn-P2I达到试验要求的压力水头,当孔隙 水进水管路23的进水量与孔隙水排水管路9的出水量差值小于或等于5mm3时,认为试样17在该状态下达到渗流稳定状态,此时测得单位时间t内流过试样17的水量为qw,可计算得试样17在该状态下的饱和水力渗透系数kw = qwh/(apt)。(2) 土体非饱和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①分别将上陶土板6和下陶土板19抽气饱和,然后将下陶土板19安装在下底座 20上,将横截面积为A高度为H1的试样17安装在下陶土板19上,试样17上面安装上陶土 板6,将不锈钢侧限环7通过橡胶垫16卡在上顶盖4和压力室底座21之间,不锈钢侧限环 7左侧上面安装第一微型气压传感器8,下面安装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不锈钢侧限环7 右侧上面安装第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下面安装第二微型气压传感器26 ;②将压力室2安装在压力室底座21上,拧紧压力室螺栓3,将垂直加压轴1拧下来 对准上顶盖4,将垂直位移传感器10安装在垂直位移升降翼11上,并将读数归零;③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7、第二控制阀门29、第五控制阀门36和第六控制阀门38, 打开第三控制阀门32和第四控制阀门33,通过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施加压力,使垂直压力 升降轴13上升,对试样17进行一维垂直压力固结,通过第三孔隙水压传感器31控制压力 大小,通过垂直位移传感器10控制固结位移,待垂直位移传感器10读数每小时小于0. Olmm 时固结稳定,测得垂直位移量H2,试样17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测定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试验装置测定土体饱和渗透系数,该装置由压力室(2)、上底座(5)、上陶土板(6)、不锈钢侧限环(7)、下陶土板(19)、下底座(20)、垂直压力升降轴(13)组成,利用该装置测定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如下,①分别将上陶土板(6)、下陶土板(19)和试样(17)抽气饱和,然后将下陶土板(19)安装在下底座(20)上,将横截面积为α高度为h↓[1]的试样(17)安装在下陶土板(19)上,试样(17)上面安装上陶土板(6),将不锈钢侧限环(7)通过橡胶垫(16)卡在上顶盖(4)和压力室底座(21)之间,不锈钢侧限环(7)左侧下面安装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不锈钢侧限环(7)右侧上面安装第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②将压力室(2)安装在压力室底座(21)上,拧紧压力室螺栓(3),将垂直加压轴(1)拧下来对准上顶盖(4),将垂直位移传感器(10)安装在垂直位移升降翼(11)上,并将读数归零;③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7)、第二控制阀门(29)、第五控制阀门(36)和第六控制阀门(38),打开第三控制阀门(32)和第四控制阀门(33),通过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施加压力,使垂直压力升降轴(13)上升,对试样(17)进行一维垂直固结,通过第三孔隙水压传感器(31)控制压力大小,通过垂直位移传感器(10)控制固结位移,待垂直位移传感器(10)读数每小时小于0.01mm时固结稳定,测得垂直位移量h↓[2],试样(17)高度为h=h↓[1]-h↓[2];④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7),通过孔隙水进水管路(23)施加孔隙水压力p↓[1水],通过孔隙水排水管路(9)施加孔隙压力p↓[2水],使得差值p=p↓[1水]-p↓[2水]达到试验要求的压力水头,当孔隙水进水管路(23)的进水量与孔隙水排水管路(9)的出水量差值小于或等于5mm↑[3]时,认为试样(17)在该状态下达到渗流稳定状态,此时测得单位时间t内流过试样(17)的水量为q↓[w],可计算得试样(17)在该状态下的饱和水力渗透系数k↓[w]=q↓[w]h/(ap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