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2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涉及预制梁制造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按上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梁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


技术介绍

[0002]节段梁预制施工中,模板调节时通常采用人工测量与匹配梁的高差来调整施工梁段的高程,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测量以及调整才能符合要求,施工中极为不便,施工效率较低

[0003]中国专利
CN112571594A
,公开了一种预制节段梁智能匹配调节模板装置,包括底模系统

侧模系统

控制系统

匹配梁底模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底模系统

侧模系统

匹配梁底模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侧模系统包括底座

侧模模板

侧模背肋

侧模模板撑

侧模立柱

侧模千斤顶

侧模位移传感器

侧模液压杆,所述侧模背肋等间距均匀设置在侧模模板和侧模模板撑之间,所述侧模模板撑包括侧模翼缘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
(1)、
侧模板
(2)、
上模板
(3)、
第一桥接薄板
(4)、
第二桥接薄板
(5)、
侧支撑组
(6)、
角度调节组
(7)
和上支撑组
(8)
;所述底模板
(1)
水平设置,底模板
(1)
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第一桥接薄板
(4)
,两第一桥接薄板
(4)
相互背离的两侧各固定连接一个侧模板
(2)
,两个侧模板
(2)
相互背离的两侧各固定连接一个第二桥接模板,两第二桥接模板相互背离的两侧各固定连接一个上模板
(3)
;每个侧模板
(2)
底部均设置多组沿底模板
(1)
宽度方向排布的侧支撑组
(6)
;所述侧支撑组
(6)
包括第一升降装置
(61)
和第二升降装置
(62)
,第一升降装置
(61)
的顶端和第二升降装置
(62)
的顶端分别与侧模板
(2)
底部的两端铰接,第一升降装置
(61)
和第二升降装置
(62)
的位置均可沿底模板
(1)
长度方向调整;每个第二桥接薄板
(5)
底部均设置多组沿底模板
(1)
宽度方向排布的角度调节组
(7)
,所述角度调节组
(7)
包括第一伸缩装置
(71)
和第二伸缩装置
(72)
,第一伸缩装置
(71)
的顶端与第二桥接薄板
(5)
底面固定位置铰接,第一伸缩装置
(71)
底端与地面固定位置铰接;第二伸缩装置
(72)
位于第一伸缩装置
(71)
靠近底模板
(1)
的一侧,其底端与地面固定位置铰接,其顶端与第一伸缩装置
(71)
固定部分铰接;每个上模板
(3)
底部均设置多组沿底模板
(1)
宽度方向排布的上支撑组
(8)
;所述上支撑组
(8)
包括第三升降装置
(81)
和第四升降装置
(82)
,第三升降装置
(81)
的顶端和第四升降装置
(82)
的顶端分别与上模板
(3)
底部的两端铰接,第三升降装置
(81)
和第四升降装置
(82)
的位置均可沿底模板
(1)
长度方向调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
(1)
包括第一模套
(11)
和第一内模
(12)
,第一模套
(11)
两端各滑动连接一个第一内模
(12)
,第一内模
(12)
滑动方向与第一模套
(11)
长度方向一致;两个第一内模
(12)
相互背离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桥接薄板
(4)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支撑组
(10)
,底支撑组
(10)
包括支撑座
(101)
和第五升降装置
(102)
,第五升降装置
(102)
设置多个,每个第五升降装置
(102)
的顶端与第一模套
(11)
底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五升降装置
(102)
的底端支撑在地面上;每个第一内模
(12)
底部均固定连接多个支撑座
(101)
,所有支撑座
(101)
的位置均可沿着第一模套
(11)
长度方向调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段预制梁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带有滚轮的滑动平台
(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亮张广欣吴文明江文强谯志张晓鹏张新林王晓晓毛会杰兰平陈林吴琛范伯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