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18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技术在电子支援

电子情报和雷达威胁告警系统等电子侦察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某些雷达信号脉内持续时间较短,导致其采样点较少,而传统的调制类型识别方式要求的数据量较大,使得对这类持续时间较短的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正确率较低,容易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调制类型识别方式对持续时间较短的雷达信号所存在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正确率较低和容易造成误判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从短时雷达信号中提取出已降采样的时域
IQ
信号,其中,所述时域
IQ
信号在采样率内只有一个脉冲,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过采倍数在区间
[3,8]内取整数值,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频偏小于等于,表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采样率;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LFM
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LFM
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LFM
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LFM
信号调制类型的起止频率;若所述
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LFM
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P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PSK
类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和分析得到该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的相关参数;若所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PSK
类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N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NLFM
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NLFM
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NLFM
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NLFM
信号调制类型的起止频点

最小频点和最大频点;若所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NLFM
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F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FSK
类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
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的频点个数

每个频点的频率

码率和码元数;若所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FSK
类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2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2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的频点个数

每个频点的频率
、FSK
信号调制码率
、FSK
信号调制码元数
、BPSK
信号调制码率及
BPSK
信号调制码元数

[0005]基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将决策树策略与不同调制信号的瞬时频率及各阶谱特性等结合起来进行雷达信号脉内调制方式识别的新方案,即在从短时雷达信号中提取出已降采样的时域
IQ
信号后,依次通过
LFM
信号识别处理
、PSK
类信号识别处理
、NLFM
信号识别处理
、F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和
2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处理等,可以对
LFM、
对称
NLFM、
反对称
NLFM、BPSK、QPSK、2FSK、4FSK、BPSK

LFM、2FSK

BPSK、4FSK

BPSK

/
或多相信号
(
例如
P1

、P2

、P3

、P4
码和
/

Frank

)
等雷达信号脉内调制方式进行识别或和参数分析,如此不但可以通过决策树方式,提高对持续时间较短的雷达信号所存在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正确率,避免造成误判,还可对信噪比要求不高(即在信噪比大于
10dB
时即可完成所有信号的识别,以及对于
LF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短时雷达信号中提取出已降采样的时域
IQ
信号,其中,所述时域
IQ
信号在采样率内只有一个脉冲,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过采倍数在区间
[3,8]
内取整数值,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频偏小于等于,表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采样率;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LFM
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LFM
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LFM
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LFM
信号调制类型的起止频率;若所述
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LFM
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P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PSK
类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和分析得到该
PSK
类信号调制类型的相关参数;若所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PSK
类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N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NLFM
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NLFM
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NLFM
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NLFM
信号调制类型的起止频点

最小频点和最大频点;若所述
NLFM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NLFM
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F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FSK
类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FSK
类信号调制类型的频点个数

每个频点的频率

码率和码元数;若所述
FSK
类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FSK
类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2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2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FSK

BPSK
复合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则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或者判定所述短时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类型为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和计算得到该
2FSK

BPSK
复合信号调制类型的频点个数

每个频点的频率
、FSK
信号调制码率
、FSK
信号调制码元数
、BPSK
信号调制码率及
BPSK
信号调制码元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结果,包括: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CW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CW
信号识别结果;若所述
CW
信号识别结果指示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CW
信号,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结果;和
/
或,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结果,包括:针对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自第2个采样点起的各个采样点,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瞬时频率:
式中,表示小于的正整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采样点总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的第个采样点的瞬时频率,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与相邻在前采样点的相位之差且有,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的且在区间内的相位值,表示所述相邻在前采样点的且在区间内的相位值,并有,表示小于等于的正整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的第个采样点的相位值,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的采样值,表示实数值返回函数,表示虚数值返回函数,表示反正切函数;将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自第2个采样点起的个采样点均分为在时序上连续的
D1
个采样段,其中,
D1
表示在区间
[5,12]
内取值的整数;针对在所述
D1
个采样段中的各个采样段,计算得到对应的段内所有采样点的瞬时频率平均值;针对在所述
D1
个采样段中的各对相邻两采样段,计算得到对应的两瞬时频率平均值的差值;判断所述各对相邻两采样段的差值是否均在其它对相邻两采样段的差值的
90%

110%
之间,若是,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LFM
信号,否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LFM
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PSK
类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PSK
类信号识别结果,包括: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到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
3dB
带宽;针对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自第2个采样点起的各个采样点,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瞬时频率:
式中,表示小于的正整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采样点总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的第个采样点的瞬时频率,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与相邻在前采样点的相位之差且有,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的且在区间内的相位值,表示所述相邻在前采样点的且在区间内的相位值,并有,表示小于等于的正整数,表示在所述时域
IQ
信号中的且在时序上的第个采样点的相位值,表示所述第个采样点的采样值,表示实数值返回函数,表示虚数值返回函数,表示反正切函数;从所有所述瞬时频率中找到频率值大于的第一频率跳变点和小于的第二频率跳变点;判断找到的所有频率跳变点的总数目是否为小于等于第一门限值的正整数,若否,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PSK
类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表示所述
3dB
带宽;若判定所述总数目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正整数,则按照如下方式(
A1
)和(
A2
)查找是否存在最小跳变点间距:(
A1
)若所述总数目为1,则将唯一频率跳变点的位置索引作为最小跳变点间距;(
A2
)若所述总数目大于1,则将具有在第二门限值之上间距的相邻两频率跳变点的最小间距作为最小跳变点间距,其中,所述第二门限值;若未找到所述最小跳变点间距,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不为
PSK
类信号,否则计算得到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二倍谱;若在所述二倍谱中发现有最大峰值大于次大峰值
3dB
以上的情况,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BPSK
信号,否则计算得到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四倍谱;若在所述四倍谱中发现有最大峰值大于次大峰值
3dB
以上的情况,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Frank
码多相信号识别处理和
QPSK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Frank
码多相信号识别结果和
QPSK
信号识别结果,否则将与所述最小跳变点间距对应的两个频率跳变点之间的信号取出,并对取出信号进行所述
LFM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LFM
信号识别新结果;
若所述
LFM
信号识别新结果指示所述取出信号为
LFM
信号,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BPSK

LFM
复合信号,否则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多相信号识别处理,得到多相信号识别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时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
Frank
码多相信号识别处理和
QPSK
信号识别处理,得到
Frank
码多相信号识别结果和
QPSK
信号识别结果,包括: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码率和码元数:式中,表示所述最小跳变点间距;判断所述码元数是否为平方数,若是,则构建过采倍数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一致的
Frank
码基带信号,否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QPSK
信号;将所述
Frank
码基带信号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第一互相关结果;若在所述第一互相关结果的频谱中发现有最大峰值大于次大峰值
6dB
以上的情况,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Frank
码多相信号,否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QPSK
信号;和
/
或,对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多相信号识别处理,得到多相信号识别结果,包括有如下步骤
S491

S498

S491.
计算得到码率和码元数,然后执行步骤
S492
,其中,所述码率和所述码元数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式中,表示所述最小跳变点间距;
S492.
判断所述码元数是否为平方数,若是,则执行步骤
S493
,否则执行步骤
S496

S493.
判断所述码元数是否为偶数,若是,则执行步骤
S494
,否则执行步骤
S495

S494.
根据所述码元数和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过采倍数,构建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同码元数的且同过采倍数的
P2
码基带信号,然后将所述
P2
码基带信号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第二互相关结果,最后若在所述第二互相关结果的频谱中发现有最大峰值大于次大峰值
6dB
以上的情况,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P2
码多相信号,否则执行步骤
S495

S495.
根据所述码元数和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过采倍数,构建与所述时域
IQ

号同码元数的且同过采倍数的
P1
码基带信号,然后将所述
P1
码基带信号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第三互相关结果,最后若在所述第三互相关结果的频谱中发现有最大峰值大于次大峰值
6dB
以上的情况,则判定所述时域
IQ
信号为
P1
码多相信号,否则执行步骤
S496

S496.
根据所述码元数和所述时域
IQ
信号的过采倍数,构建与所述时域
IQ
信号同码元数的且同过采倍数的
Frank
码基带信号,然后将所述
Frank
码基带信号与所述时域
IQ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晨昱杨健熙寇煜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立思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