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IES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
IES
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涉及的工作设备众多,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调度和设备容量配置来充分发挥其优势
。
系统的调度和设备容量的准确度需要依靠模型的精确度
。
综合能源系统较为复杂,研究人员为了简化计算,采用了恒效率模型
。
而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如负载率
、
温度和大气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线性特性
。
因此,在综合能源系统中考虑变工况模型是有必要的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
IES
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根据各个设备的变效率模型,将该专利技术运用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其能够提高配置结果的准确度和系统的性能表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
IES
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设备变工况模型运用到综合能源系统;步骤2,以年运行成本节约率
、
一次能源节约率
、
二氧化碳减排率为目标函数,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配置为变量,设置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作为求解算法进行优化配置求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
IES
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各种设备的变效率模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加入内燃机的变效率模型,内燃机的电效率和热效率会随着设备的负载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负载率上升的时候,电效率会随着上升,热效率会随着下降;内燃机的电效率和热效率表示为:热效率表示为:热效率表示为:其中,
η
gt,e
为内燃机的电效率,
η
gt,r
为内燃机的热效率,
E
gt
为内燃机所需发出的电量,
GT
rated
为内燃机的额定电量;
a1的取值为
0.1283
,
b1的取值为
‑
0.6592
,
c1的取值为
0.7945
,
d1的取值为
0.003
;
a2的取值为
‑
0.7098
,
b2的取值为
1.5206
,
c2的取值为
‑
1.1191
,
d2的取值为
0.835
;加入锅炉的变效率模型,锅炉的效率会随着设备的负载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负载率上升时,锅炉效率会随之增加;锅炉的效率表示为:升时,锅炉效率会随之增加;锅炉的效率表示为:其中,
η
gb
为锅炉的效率,
Q
gb
为锅炉所需发出的热量,
GB
rated
为锅炉的额定容量,
a3的取值为
‑
0.49992
,
b3的取值为
1.22
,
d3的取值为
0.07608
;加入电制冷机的变效率模型,电制冷机的效率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电制冷机的效率会先下降再升高;电制冷机的效率表示为:其中,
COP
ec
为电制冷机的效率,
T
out
为环境温度,其中
a4的取值为
0.0038
,
b4的取值为
‑
0.2606
,
c4的取值为
7.0016
;加入吸收式制冷机的变效率模型,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会随着负载率的变化而变化,负载率上升时,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也会上升;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表示为:负载率上升时,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也会上升;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表示为:其中,
COP
ac
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变效率模型,
Q
ac
为吸收式制冷机所需的热量,
AC
rated
为吸
收式制冷机的额定容量,其中
a5的取值为
1.24
,
b5的取值为
0.66
,
c5的取值为
‑
0.915
,
d5的取值为
1.24
,
e5的取值为
0.01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设备变工况的提高
IES
配置结果准确性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各种设备的变效率模型加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使上述的设备随着负载率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工况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分为生产型设备和转换型设备,生产型设备包括:内燃机
GT、
光伏发电板
PV、
太阳能集热器
ST、
补燃锅炉
GB
;转换设备包括:电制冷机
EC、
吸收式制冷机
AC、
储热罐
TST、
蓄电池
BA、
换热器
HE
;系统工作的基本流程为:首先消耗新能源设备所产生的能量,如果存在多余的能量,就将其存储在储能装置中;如果新能源设备产生的能量不满足系统的要求,再使用储能装置中的能量;如果还是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会考虑内燃机发电
、
电网购电或者补燃锅炉补燃;其中选取一次节能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涵,张忠会,王昭军,廖伟,康依依,彭霖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