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003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实时心电监测方法,相对于现有的心电监测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设备更加的轻便及便携,可提供监测预警功能,并根据预警或自身意愿,随时切换到多导联监测模式,以获取更多心电信息,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或解读,用户可实时查看或了解自己的心电状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肌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简称
ECG)
是一种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它通过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测量体表获得的心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以反映心脏的功能和节律

心电图记录了心脏在每次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代表了心脏起搏点
(
窦房结
)
产生的冲动在心脏组织中传播的过程

通过心电图,医生可以评估心脏的节律

心脏肥大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以及其他心脏疾病的存在与否

[0003]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呈逐年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监测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
ECG
监测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

家庭为中心的分布式
ECG
监测模式,这就需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

稳定且舒适度高

操作方便的动态
ECG
监测方法

[0004]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可穿戴
ECG
设备和医疗保健平台的连接为个人健康监测提供了许多便利

然而,现有的消费级
ECG
设备并不能用于做出决定性的治疗决策,如停止抗凝血剂等

此外,当前的可穿戴设备
(
如手表

手环
)
的预警模式主要基于单导联心电监测,这对于心肌缺血
(
冠心病
)
的价值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导联联合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导联联合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包括本体及与其连接的腕带;
[0008]本体的底部能够在穿戴时与人体的上肢体表接触,本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

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穿戴时采集人体上肢的心电数据,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未穿戴时采集人体左下肢的心电数据,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与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以交替的方式工作;
[0009]本体的内部设有计算模块及供电模块,二者均分别与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及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连接;
[0010]腕带在未穿戴时为条带状结构,腕带的两端能够在穿戴时首尾相接为环形,腕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两个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通过埋藏在腕带中的电线与计算模块及供电模块连接,两个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未穿戴时采集人体两个上肢的心电数据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被配置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能够在穿戴状态下测量光在上肢血液中的反射或吸收数据,计算模块能够根据光电数据计算用户的单导联实时心电数据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被配置为一对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能够在穿戴状态下获取上肢的电阻,计算模块能够根据电阻的变化计算用户的单导联实时心电数据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及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被配置为金属电极;
[0014]多个金属电极能够在未穿戴的状态下分别与左下肢

左上肢及右上肢接触,并采集肢体六导联的实时心电数据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金属电极的表面设有机械刻划或激光刻蚀的使用标注,使用标注包括电极的指向,用于引导用户将不同的金属电极放置于肢体的不同位置,以获取肢体六导联的实时心电数据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体内还设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计算模块相连,存储模块能够分别记录用户的单导联心电数据及多导联心电数据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胸带,胸带的一侧设有6个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获取胸前六导联的实时心电数据;
[0018]6个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于第四肋间右缘的胸骨旁

第四肋间左缘的胸骨旁

第五肋间的左缘

第五肋间的锁骨中线上方

第五肋间的锁骨中线水平位置

第五肋间的锁骨中线下方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胸带呈条带状,能够在使用状态下穿戴或粘附于使用者胸前,在未使用状态下缠绕固定于腕带的外周;
[0020]胸带内埋设有与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相连的电线,电线的引出端子能够与本体相连,用于将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获取的心电数据传输至计算模块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数个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被配置为金属电极,每个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通过单独的电线与本体连接,相邻的第三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之间绝缘间隔设置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体内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计算模块相连,用于将获取的实时心电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体还设有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与计算模块连接,用于切换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与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的工作状态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的实时心电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基于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获取上肢的光电信号;
[0026]根据所述光电信号判断单导联实时心电是否存在异常;
[0027]当存在异常时,发出预警信息,释放腕带,基于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及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分别同时获取左下肢及两个上肢的第一电势信号;
[0028]根据所述第一电势信号计算肢体六导联实时心电数据

[002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根据所述光电信号判断单导联实时心电是否存在异
常的步骤中,还包括: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节预警级别及强度
[003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释放腕带的步骤中,还包括:
[0031]将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贴附于左下肢的任意部位;
[0032]双手分别握持腕带两端的所述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

[0033]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与其连接的腕带;所述本体的底部能够在穿戴时与人体的上肢体表接触,所述本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

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穿戴时采集人体上肢的心电数据,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未穿戴时采集人体左下肢的心电数据,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与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以交替的方式工作;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计算模块及供电模块,二者均分别与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及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连接;所述腕带在未穿戴时为条带状结构,所述腕带的两端能够在穿戴时首尾相接为环形,所述腕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两个所述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通过埋藏在所述腕带中的电线与所述计算模块及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能够在未穿戴时采集人体两个上肢的心电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被配置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能够在穿戴状态下测量光在上肢血液中的反射或吸收数据,所述计算模块能够根据光电数据计算用户的单导联实时心电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被配置为一对电阻式传感器,所述电阻式传感器能够在穿戴状态下获取上肢的电阻,所述计算模块能够根据电阻的变化计算用户的单导联实时心电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均被配置为金属电极;多个所述金属电极能够在未穿戴的状态下分别与左下肢

左上肢及右上肢接触,并采集肢体六导联的实时心电数据;每个所述金属电极的表面设有机械刻划或激光刻蚀的使用标注,所述使用标注包括电极的指向,用于引导用户将不同的所述金属电极放置于肢体的不同位置,以获取肢体六导联的实时心电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还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能够分别记录用户的单导联心电数据及多导联心电数据;所述本体内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用于将获取的实时心电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所述本体还设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计算模块连接,用于切换所述单导联心电监测元件与所述第一多导联心电监测元件的工作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胸带,所述胸带呈条带状,能够在使用状态下穿戴或粘附于使用者胸前,在未使用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昔良程宇镳叶益聪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