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镜片系统组
、
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
[0003]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
由于现有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
、
敏感度
、
光圈大小
、
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镜片系统组
、
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其中,影像镜片系统组沿着光路由物侧至像侧包含依序排列的八片透镜
。
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八片透镜,所述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
、
第二透镜
、
第三透镜
、
第四透镜
、
第五透镜
、
第六透镜
、
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且所述八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影像镜片系统组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其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一者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
V1
,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
V2
,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
V3
,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
V4
,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
V5
,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2
,所述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3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f1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
f5
,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
f6
,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
f7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
f8
,其满足下列条件:
2.0<(V1+V3+V5)/(V2+V4)<9.0
;
0.60<R12/R13<3.3
;
0.20<f5/f1<4.0
;
0.10<f6/f8<4.5
;以及
‑
1.7<f7/f8<
‑
0.2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f1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
f5
,其满足下列条件:
0.40<f5/f1<3.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
f7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
f8
,其满足下列条件:
‑
1.5<f7/f8<
‑
0.4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
CT1
,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
CT5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
T12
,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
T45
,其满足下列条件:
25.0<CT1/T12+CT5/T45。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3
,所述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4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
f2
,其满足下列条件:
0≤(R3+R4)/|f2|<0.90。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镜片系统组的光圈值为
Fno
,所述影像镜片系统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
HFOV
,其满足下列条件:
0.90<Fno<2.0
;以及
3.5<1/|1
‑
tan(HFOV)|。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凸临界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
Yc42
,所述第四透
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
Y42
,且所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
0.25<Yc42/Y42<0.80。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凸临界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
Yc82
,所述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
Y82
,且所述第八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
0.15<Yc82/Y82<0.55。9.
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影像镜片系统组的一成像面上
。10.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
。11.
一种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八片透镜,所述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
、
第二透镜
、
第三透镜
、
第四透镜
、
第五透镜
、
第六透镜
、
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且所述八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影像镜片系统组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其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一者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
V1
,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
V2
,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
V3
,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
V4
,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
V5
,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2
,所述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3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f1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
f5
,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
f6
,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
f7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
f8
,其满足下列条件:
2.5<(V1+V3+V5)/(V2+V4)<8.5
;
0.60<R12/R13<3.3
;
0.20<f5/f1<4.0
;
0.10<f6/f8<4.5
;以及
‑
1.7<f7/f8<
‑
0.20。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
V1
,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
V2
,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
V3
,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
V4
,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
V5
,其满足下列条件:
3.0<(V1+V3+V5)/(V2+V4)<8.0。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2
,所述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R13
,其满足下列条件:
0.96<R12/R13<2.6。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影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
f6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
f8
,其满足下列条件:
0.50<f6/f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品彦,叶冠廷,陈俊谚,郭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