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钢仓作为一种重要的储存设施,广泛应用于粮食
、
水泥
、
化肥
、
煤炭等多个行业
。
一方面,传统的钢仓设计方法依赖于人工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过程需要有经验工程师进行反复推演试算,直至得到较为合理的工艺布置及选型方案,以及较为经济的仓体结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设计周期长,且因上下游专业协调不畅导致的方案合理性
、
经济性评估不足
。
[0003]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方法通常多采用传统二维设计和电子化资料文档,大量设计经验及数据不易汇总整理,不利于后续设计投标报价
、
数据分类统计
、
施工结算的实际应用
。
[0004]针对以上设计中上下游专业协调不畅
、 >依靠工程经验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所述钢仓包括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
、
仓顶以及漏斗下部接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S1、
根据钢仓布置的参数信息,确定仓体的高度和直径,并给出钢仓工艺选型的方案;
S2、
对钢仓的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包括:根据确定工艺选型后仓体的高度和直径,根据内置计算规则,对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进行基于大数据统计及知识图谱智能优化及建模;基于工程经验,进行仓顶优化设计及建模;
S3、
进行基于构件编码的一整套方案选型
、
智能设计
、
构件编码及自动出图
、
实时用钢量精准统计的设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1
具体包括:
S101、
获取下列参数信息:储存物料种类
、
储量
、
钢仓内径
、
下料形式
、
物料堆积角以及出口尺寸参数;
S102、
根据工艺设计最优高径比,按照储料特点,按模数给出在合理高径比范围内仓体的高度和直径;对于不同高径比,根据大数据统计,按照合理设计,列表给出不同方案下的环梁高度
、
定位推荐值以及估算用钢量,供方案比选;
S103、
根据用钢量最经济或布置更符合实际设计需求,确定钢仓工艺选型,所述钢仓工艺选型包括外形尺寸及定位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2
中,根据确定工艺选型后仓体的高度和直径,根据内置计算规则,对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进行基于大数据统计及知识图谱智能优化及建模;具体包括:
(1)
根据工艺选型,提取仓壁主体
、
漏斗及支承环梁的钢仓直径
、
仓体适用高度
、
储料容重;
(2)
对历史工程图纸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异常设计信息,根据上述钢仓直径
、
仓体适用高度
、
储料容重,对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
、
仓顶以及漏斗下部接驳器进行归类处理;
(3)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并建立起组成钢仓的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
、
仓顶以及漏斗下部接驳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做知识提取;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图谱;
(4)
构建计算优化策略,形成整体工艺自动选型后的结构,组成局部优化智能推荐算法;
(5)
对仓壁主体
、
漏斗
、
支承环梁进行建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2
中,基于工程经验,进行仓顶优化设计及建模;其中:仓顶包括:仓顶板
、
仓顶上的下料口和量仓孔
、
仓顶梁
、
仓顶板下加劲肋,优化设计及建模过程包括:
S201、
根据工艺提供资料,确定仓顶各个洞口尺寸及定位;
S202、
完成自动仓顶结构布置;步骤一
、
首先下料口两侧梁布置,沿下料口长边方向布梁;步骤二
、
遇洞口处梁时,首先向中心偏移至洞口边;如移动后,与其他洞口干涉,则取
消,按梁边距洞口边
10mm
取整;步骤三
、
沿洞口两边布置次梁,次梁与主梁净间距
≥200mm
;步骤四
、
对于直径<
200mm
或矩形洞口两边均<
200mm
,洞边不做梁布置;步骤五
、
梁高度按梁跨度
L/30+50
,向上取整考虑,取
HN
型钢截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3
具体包括:
S301、
构件编码:基于后续项目不同阶段,对钢仓的各部分进行编号,编码规则如下:按项目号
‑
子项号
‑
专业号
‑
区域号
‑
结构主体号
‑
钢仓组成部位编号
‑
各组成部位所包含零部件编号,完成顺序编码,并在各部分程序模块中进行赋值匹配;
S302、
自动出图:记录建模结果,读取包括轴网定位的平面和立面
、
钢仓零部件尺寸规格
、
定位信息,将读取数据转化成平面图纸和立面图纸,展示于前端图纸列表中,基于出图列表,进行自动绘图;
S303、
由构件编码的层级,分别为按毛重
、
按净重不同统计需求,通过构件和
/
或零部件提取相关信息,生成满足不同项目阶段材料表统计要求的钢仓零部件明细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302
包括:
S3021、
基于模型,得到三维平面和立面视图的剖切,获取钢仓本体轮廓及其附属;通过控制范围显示框尺寸,完成视图视口内内容的显隐范围设定;
S3022、
基于视口中展示仓体主体,获取主体各组成部位的外轮廓边线,完成主体尺寸标注及定位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图纸内容包括:仓顶平面图:包括钢仓顶平面与主轴网定位
、
仓顶平面布置
、
构件尺寸标注及定位
、
孔洞尺寸定位及标注;仓顶洞口尺寸及泛水凸台立面高度;仓壁剖面图:包括钢仓沿中心线做剖面后仓壁
、
漏斗
、
的高度
、
壁厚
、
上下口尺寸标注;环梁布置图:包括环梁环板及加劲肋布置
、
尺寸标注定位及板厚标注,环梁立面节点详图;下料口剖面图:各个下料口剖面图,定位尺寸以及板厚;典型节点详图:采用前后端联动取参画线方法,完成包括仓顶梁梁连接节点
、
仓壁与漏斗转角处焊接做法节点详图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BIM
的钢仓一体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置计算规则包括:
S2011、
基于内置计算规则的筒仓内力计算:
S20111、
确定仓壁内力计算修正系数;仓壁水平压力修正系数
Ch
,根据筒仓高度
hn、
筒仓内径
dn
以及储料深度
S
,确定仓壁水平压力修正系数
Ch
;仓壁摩擦压力修正系数
Cf
,根据筒仓高度
hn
以及筒仓内径
dn
,确定仓壁摩擦压力修正系数
Cf
;
S20112、
确定仓壁单位面积水平压力
Ph
,根据筒仓外形尺寸
、
储料荷载以及水平动态压力修正系数
Ch
,确定仓壁单位面积水平压力
Ph
;
S20113、
确定仓壁单位竖向压力
Pvk
,根据筒仓外形尺寸
、
储料荷载,确定仓壁单位竖向压力
Pvk
;
S201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福,刘涛,胡亚东,林默菁,伊丁,孙利波,杨帆,郑彬,梁小龙,董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