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
。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
、
磁
、
声
、
光
、
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
而汽车继电器是汽车中使用的继电器,该类继电器切换负载功率大,抗冲
、
抗振性高
。
汽车继电器现有的装配方式通常为人工将继电器本体按压入继电器外壳,再盖上继电器罩板以实现继电器的装配
。
[0003]然而人工按压继电器不仅工作时间较长后易导致工作人员手腕
、
手臂劳损,装配效率低,而且人工装配继电器时,可能存在对位不准,造成继电器安装位置偏移以及继电器装配精度差,进而影响继电器盒生产质量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包括底座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
上方设置有盖板
(2)
,底座
(1)
与盖板
(2)
之间安装有两个矩形支撑板
(4)
,两个矩形支撑板
(4)
之间共同安装有传输装置
(3)
,底座
(1)
上安装有宽度调节装置
(5)
,盖板
(2)
上端安装有推动装配装置
(6)
,矩形支撑板
(4)
外壁上侧安装有传输对位装置
(7)
,矩形支撑板
(4)
外壁下侧安装有限位夹持装置
(8)
;所述传输装置
(3)
包括两个矩形支撑板
(4)
之间于下侧共同安装的第一传输机构
(31)
,两个矩形支撑板
(4)
之间于第一传输机构
(31)
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传输机构
(33)
与第二传输机构
(3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
(31)
包括两个矩形支撑板
(4)
内壁下侧分别转动安装的多个传输辊
(311)
,矩形支撑板
(4)
于所对应的多个传输辊
(311)
的前后两端分别共同设置有一个一号矩形传输板
(312)
且所对应的多个传输辊
(311)
转动连接于一号矩形传输板
(312)
,靠近矩形支撑板
(4)
的一号矩形传输板
(312)
连接于矩形支撑板
(4)
,同一矩形支撑板
(4)
下侧的多个传输辊
(311)
于两个一号矩形传输板
(312)
之间共同套设有一号传输带
(313)
,前后两侧的一号传输带
(313)
上共同放置有多个继电器外壳
(314)
,矩形支撑板
(4)
相对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一号旋转电机
(315)
且一号旋转电机
(315)
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一传输机构
(31)
最右侧的传输辊
(3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
(32)
与第一传输机构
(31)
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矩形支撑板
(4)
于所对应的多个传输辊
(311)
的前后两端分别共同设置的为二号矩形传输板
(321)
,位于同一矩形支撑板
(4)
右上侧的多个传输辊
(311)
于两个二号矩形传输板
(321)
之间共同套设有二号传输带
(322)
,前后两侧的二号传输带
(322)
上共同放置有多个继电器本体
(323)
,矩形支撑板
(4)
相对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二号旋转电机
(324)
且二号旋转电机
(324)
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二传输机构
(32)
最右侧的传输辊
(311)
,矩形支撑板
(4)
对应继电器本体
(323)
中部的位置开设有一号矩形通孔
(325)
,一号矩形通孔
(325)
内滑动安装有斜面朝向继电器本体
(323)
的梯形导向板
(326)
,梯形导向板
(326)
远离继电器本体
(323)
的一端设置有一号矩形连接板
(327)
且一号矩形连接板
(327)
通过多个一号压缩弹簧
(328)
连接于矩形支撑板
(4)
,梯形导向板
(326)
斜面靠近继电器本体
(323)
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导向滚轮
(329)。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继电器智能装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
(33)
与第二传输机构
(32)
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前后两侧的二号传输带
(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多,虞彭鑫,方旭,林罗豪,叶灿阳,卿新华,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