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有机发光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60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OLED)
显示装置,因具有薄



宽视角

主动发光

发光颜色连续可调等优点,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


OLED
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材料对
OLED
显示装置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热活化延迟荧光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材料,由于可以通过三线态激子到单线态激子的反向隙间窜越,理论上能够实现
100
%的激子利用率,且分子结构中无需利用重金属离子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通式
(1)
所示:其中,
Y1和
Y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
、C(R1)2、NR1、O、S、S(

O)2、P(

O)R1、Si(R1)2或
Ge(R1)2中的任一种;每个
Z
分别独立地选自
CR1或
N
;其中,每个
R1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

氘原子

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

碘原子

氰基
、N(

O)2、N(R2)2、OR2、SR2、C(

O)R2、P(

O)R2、Si(R2)3、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1‑
C
20
烷基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2‑
C
20
烯基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2‑
C
20
炔基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6‑
C
40
芳基

或者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5‑
C
40
杂芳基中的任一种;或者,两个
R1环状连接以形成
C6‑
C
18
芳环或
C5‑
C
18
杂芳环,所述
C6‑
C
18
芳环或
C5‑
C
18
杂芳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
C6‑
C
30
芳基或
C5‑
C
30
杂芳基取代;每个
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

氘原子

氟原子

氰基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1‑
C
20
烷基

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6‑
C
30
芳基

或者被一个或多个氘原子取代的
C5‑
C
30
杂芳基中的任一种;
R3、R4和
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

氘原子

卤素基团

氰基

硝基

羟基

羰基

酯基

酰亚胺基

酰胺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氧化膦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硫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硫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硼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胺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膦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中的任一种;
G
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30
亚芳基

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
C4‑
C
30
亚杂芳基中的任一种;
A
包括受电子基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A
选自氰基

砜基

羰基

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胺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中的任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佐权李文磊屈扬坤程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