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38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电路、漏电保护方法及逆变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电路

漏电保护方法及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储能行业内的双向逆变电源类电气设备中,如果
PE
线断线,电源还能够继续进行充电工作,容易漏电使得电气设备的外壳带电,容易对操作该电气设备的人员造成电击伤害

[0003]因此,设计一种漏电保护电路

漏电保护方法及逆变电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

漏电保护方法及逆变电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PE
线断线容易造成漏电,容易对操作该电气设备的人员造成电击伤害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其具体方案在于
:
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模块

降压模块

整流模块以及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火线接线端

零线接线端以及充电端,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零线接线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地线,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端连接

[0006]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降压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火线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零线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

[0007]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第一储能电容和第二储能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降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正极均连接至地线,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降压模块连接

[0008]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

[0009]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光耦合器

第一三极管

第二三极管以及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
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0010]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继电器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均接入电源,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第四电阻

[0011]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

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12]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设置有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并联

[001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漏电保护方法,所述漏电保护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实现,具体包括:
[0014]通过所述降压电路对电流进行降压;
[0015]当地线连接正常时,在交流正半周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一储能电容对降压后的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并流向地线,以及在交流负半周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储能电容对降压后的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并流向地线;
[0016]所述第一储能电容和所述第二储能电容充电,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开启,以对负载充电;
[0017]当地线断开时,在交流正半周和交流负半周,所述第一储能电容和所述第二储能电容均与地线断开并停止充电,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关闭,以停止对负载充电

[0018]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逆变电源,所述逆变电源包括电源和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通道内设置降压模块作为一级隔离,以及设置整流模块作为二级隔离,使得电路更安全;通过将整流模块接入地线中,使得整流模块与地线形成通断回路,实现了地线开路的检测;通过将整流模块的输出信号作为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实现在地线开路时,及时关闭充电通道,有效避免地线开路对工作人员所带来的电击伤害,有效提高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漏电保护电路的模块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漏电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漏电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逆变电源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的具体实施例

[0027]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参考图1,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模块
1、
降压模块
2、
整流模块3以及开关控制模块4,所述充电模块1主要用于连接负载与电源;所述充电模块1包括火线接线端
LC_L、
零线接线端
LC_N
以及充电端
11
,所述充电端
11
通过所述火线接线端
LC_L
接入火线,所述充电端
11
通过所述零线接线端
LC_N
接入零线

[0028]所述降压模块2主要用于降压以及实现一级隔离,所述降压模块2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火线接线端
LC_L
连接,并通过所述火线接线端
LC_L
接入火线;所述降压模块2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零线接线端
LC_N
连接,并通过所述零线接线端
LC_N
接入零线;所述降压模块2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3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
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模块

降压模块

整流模块以及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火线接线端

零线接线端以及充电端,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零线接线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地线,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火线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零线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第一储能电容和第二储能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降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正极均连接至地线,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降压模块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光耦合器

第一三极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森陈俊灵张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