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09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包括: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出于对后续工艺介质稳定性的考虑,化工行业

涂料行业

混凝土行业

污水处理行业的含固浆料在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对经研磨机粗研磨之后获得的含固浆料进行过滤,将颗粒粒径较大的杂质从液体中分离去除

[0003]当前工艺常用的方法是在研磨机出口处安装滤网对含固浆料进行一次过滤,截留超过滤网直径的块状

片状杂质,但对于稍小于滤网孔径的杂质不具备拦截能力,需要将浆料导入过滤器内进行二次过滤

二次过滤所采用的过滤器通常采用侧面滤网结构过滤浆料,上端装有电机带动旋转刮削装置对滤孔进行清理,使大颗粒固体及胶质体从滤网表面中剥离出来

如授权公告日为
2016

11

23


公告号为
CN205699677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置式刮刀过滤器,该外置式刮刀过滤器的刮刀组件与电机转轴相连接,刮刀围绕楔形丝滤网制成的滤芯外壁定速转动,原料经进料口通过滤网过滤后,成品经出料口流出,未通过滤网的颗粒物质通过重力作用下落至回流口排出

又如授权公告日为
2021
年8月
27


公告号为
CN214050645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煤浆在线过滤器,过滤器罐体顶部安装有电机,过滤器罐体侧面安装有滤网,过滤器罐体内部安装有搅拌轴和清扫刮刷,当水煤浆从罐体上方进料口进入罐中时,电机驱动搅拌轴对滤网内部进行刮扫清理,刮扫出的固体物质由阀门定时启闭落入储渣筒中,当筒内贮存浆料压力过大时经由膜片安全阀排入污水管道

[0004]上述形式的过滤器虽然能对水煤浆进行过滤,但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经由刮刀刮削滤网掉落的固体物质和胶泥主要通过重力沉降作用聚集于过滤器底部等待排出,排渣速率慢,对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黏性的悬浮胶泥的处理束手无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

排渣速率高

除胶效果好的用于除渣的过滤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包括:
[0008]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靠近顶部布置的进料口

靠近底部布置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底壁上设置有出渣口;
[0009]过滤筒,套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同轴布置,所述过滤筒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过滤后液体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顶部封闭从而将进料口与过滤筒内腔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出料口相连通;
[0010]转轴,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及过滤筒中且沿轴向延伸;
[0011]驱动件,设于所述壳体顶部且输出端与转轴上端相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0012]刮擦件,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第二端向过滤筒内壁延伸,所述刮擦件的第二端处设置有能与过滤筒内壁接触的柔性刮擦片;
[0013]螺旋件,设于所述转轴的下端,用于提供排渣动力

[0014]优选地,所述刮擦件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及所述的柔性刮擦片,所述刮刀的第一端与转轴相连接

第二端向过滤筒内壁延伸,所述柔性刮擦片设于刮刀的第二端处且至少局部边缘相对于过滤筒内壁倾斜布置

[0015]优选地,所述柔性刮擦片为平行四边形

[0016]优选地,所述刮刀相对于转轴倾斜布置,二者之间所成夹角0°

θ
≤60
°

[0017]优选地,所述过滤筒具有竖向延伸的圆筒状主体部分及自该主体部分下边缘向下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的下端口对应所述壳体底壁的出渣口布置

[0018]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自排渣口边缘向下延伸的排渣段,相应的,所述过滤筒底部设置有自其下端口向下延伸至排渣段中的延伸段,所述螺旋件的上端对应延伸段的上端布置

下端伸出延伸段而位于排渣段的下部中

[0019]优选地,所述排渣段的下端口处形成泄放口,该泄放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关闭或打开的滤渣泄放阀门,在该滤渣泄放阀门关闭状态下,所述螺旋件的下端与该滤渣泄放阀门之间具有间距

[0020]优选地,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将其顶部封闭的上端盖,所述的驱动件为设于该上端盖之上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上端相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出口液位监测装置

[0022]优选地,所述螺旋件螺纹连接在转轴的下端,且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与螺旋件与转轴的锁紧方向一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部件数量少且均可拆卸,易于清洗和维修;刮擦件末端的柔性刮擦片使其在具备优秀刮滤效果的同时,降低不同金属部件发生滑动摩擦锁死及咬死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装置运转部件寿命;螺旋件可实现强制出渣功能,避免固体渣粒和胶泥沉积,排渣效率高

除胶效果好,对于含固浆料的种类选择宽泛

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包括:
[0028]壳体1,呈圆筒状,壳体1侧壁开设有靠近顶部布置的进料口
11、
靠近底部布置的出料口
12
,壳体1底壁上设置有出渣口
13

[0029]过滤筒2,套置在壳体1内且与壳体1同轴布置,过滤筒2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过滤后液体的容置腔
20
,该容置腔
20
的顶部封闭从而将进料口
11
与过滤筒2内腔连通,容置腔
20
与出料口
12
相连通;
[0030]转轴3,能转动地设于壳体1及过滤筒2中且沿轴向延伸;
[0031]驱动件4,设于壳体1顶部且输出端与转轴3上端相连接,用于驱动转轴3转动;
[0032]刮擦件5,第一端与转轴3相连接

第二端向过滤筒2内壁延伸,刮擦件5的第二端处设置有能与过滤筒2内壁接触的柔性刮擦片
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靠近顶部布置的进料口

靠近底部布置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底壁上设置有出渣口;过滤筒,套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同轴布置,所述过滤筒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过滤后液体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顶部封闭从而将进料口与过滤筒内腔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出料口相连通;转轴,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及过滤筒中且沿轴向延伸;驱动件,设于所述壳体顶部且输出端与转轴上端相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刮擦件,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第二端向过滤筒内壁延伸,所述刮擦件的第二端处设置有能与过滤筒内壁接触的柔性刮擦片;螺旋件,设于所述转轴的下端,用于提供排渣动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擦件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及所述的柔性刮擦片,所述刮刀的第一端与转轴相连接

第二端向过滤筒内壁延伸,所述柔性刮擦片设于刮刀的第二端处且至少局部边缘相对于过滤筒内壁倾斜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刮擦片为平行四边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除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相对于转轴倾斜布置,二者之间所成夹角0°

θ
≤60
°
。5.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道林周昌迪梁志超郝李娜李青麟鞠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