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89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漏芯,属于地漏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漏芯


[0001]本技术属于地漏
,涉及一种地漏芯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装置,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中,地漏芯是地漏的核心部件,用于保证地漏具备排水快

防臭味

防堵塞和易清理等特性,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地漏芯子
[
专利号:
ZL201510353360.4
;申请公布号:
CN104863246B]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芯子本体和呈伞状的密封盖,密封盖内设置有磁铁二,芯子本体在出水口下方固定带有封闭内腔且支撑密封盖的壳体
(
相当于支撑导向结构
)
,支撑密封盖的壳体内腔中固定有磁铁一,磁铁一位于磁铁二的下方,密封盖位于出水口与壳体之间,磁铁一与磁铁二之间的斥力作用使密封盖紧贴出水口使出水口密封

[0003]上述结构通过将密封盖设置成伞状,地漏排水过程中,密封盖的伞帽避免位于下方的导向杆吸附水流中的细小金属杂质,进而避免密封盖重量增加,以此保证密封盖的密封性

实际应用中,地漏的应用场景还包括洗浴间,人们在使用洗浴间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多的毛发,故排出的水流中会掺杂着毛发,而在地漏芯结构中,为了给位于出水口下方的上述用于支撑密封盖的壳体提供支撑,芯子本体具有向出水口下方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固连上述用于支撑密封盖的壳体,该结构使连接臂与支撑密封盖的壳体之间形成类似挂钩状的结构,因水流是自而下流动的,导致水流在下落过程中,水流中的毛发易滞留在支撑密封盖的壳体与连接臂之间,滞留的毛发易将密封盖缠住,导致地漏芯无法在磁力作用下回位封堵出水口,以至于地漏存在回位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漏芯,解决地漏芯回位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地漏芯,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和封堵出水口的封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进水口处设有自壳体内壁向壳体中心延伸的支撑臂,地漏芯还包括支撑封堵件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竖直设置且至少部分穿设于封堵件内,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与支撑臂轴向固连,所述封堵件能相对导向柱沿轴向移动,所述导向柱与封堵件之间设有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使封堵件始终具有朝进水口移动的趋势

[0007]本申请的地漏芯可应用于现有的地漏结构中

具体来看本申请的结构:因水流是自上而下流动的,本申请通过在进水口设置支撑臂,由上端与支撑臂轴向固连的导向柱对封堵件进行支撑,该结构改进了现有地漏芯对导向柱的支撑位置,避免导向柱的周围形成挂点,进而尽可能避免在水流下落过程中毛发滞留在导向柱上,且使封堵件悬空设置,避免水流中的毛发在壳体的出水口滞留;进一步来说,本申请还将导向柱穿设于封堵件内,一方
面封堵件对向柱起防护作用,避免毛发滞留在壳体地漏芯内干扰水流流动和封堵件移动,另一方面使导向柱在封堵件的内部对封堵件的轴向移动进行引导,由此提高地漏芯的回位稳定性

[0008]本申请地漏芯的工作原理:排水时,水流从进水口流入,顺着支撑臂下落,封堵件在水流作用下克服磁性组件的磁性相对导向柱下移,出水口开启,水流从出水口排出至下水管道,排水结束后,封堵件在磁性组件的磁性作用下相对导向柱上移,封堵件封堵出水口

[0009]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封堵件具有容纳腔,所述封堵件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穿设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穿设孔内,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有遮挡穿设孔孔口的挡水帽

当地漏芯排水时,挡水帽的设置尽可能避免水汽由穿设孔进入容纳腔内,保证磁性组件的磁性,进而保证封堵件的回位稳定性;将导向柱穿设于穿设孔内,使封堵件对导向柱起到防护的作用,挡水帽对导向柱的上端起到防护的作用,尽可能避免排水过程中铁屑吸附在导向柱上

[0010]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封堵件具有穿设于挡水帽内的支撑部和封堵出水口的阻流部,所述阻流部呈蛋形且内腔为上述容纳腔,所述穿设孔自支撑部延伸至阻流部

将支撑部嵌设于挡水帽内,且将穿设孔自支撑部延伸至阻流部,使挡水帽和导向柱在封堵件的内外两侧共同对封堵件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封堵件移动顺畅,且地漏芯结构紧凑;通过阻流部呈蛋形的结构设置,最大程度避免排水过程中污物滞留在阻流部上,进一步提高封堵件的回位稳定性

[0011]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挡水帽与支撑部之间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气流道,所述阻流部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通孔

当封堵件相对导向柱升降时,通气流道和通孔使容纳腔供气体进入和排除,最大程度降低封堵件移动阻力,使封堵件移动顺畅

[0012]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支撑部抵靠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挡水帽的内径

通过第一密封圈的尺寸设置保证第一密封圈阻挡通气流道内的气体流通,当地漏芯处于初始状态时,支撑部抵靠第一密封圈,以起到防臭的作用

[0013]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挡水帽与阻流部之间具有让位间隙,所述挡水帽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部呈柱状,且支撑部的外径小于挡水帽的内径使两者间形成气腔,所述通气孔通过气腔与让位间隙连通形成上述通气流道

因封堵件在初始状态下抵靠在第一密封圈上,该种结构使让位间隙的间隙大小可控,气腔的设置保证容纳腔内气体流通的同时对水汽起到阻隔的作用,加大了水汽进入容纳腔的难度,保证磁性组件的磁性

[0014]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支撑臂包括自壳体内壁向壳体中部延伸的导流板

连接挡水帽和壳体内壁的防护肋,所述挡水帽设于导流板的伸出端,通气孔呈一字型且位于防护肋与挡水帽的连接处,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与支撑臂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有环形挡沿,所述环形挡沿的直径大于穿设孔的孔径

导流板一方面引导水流从壳体中部下流,避免污物滞留在进水口,另一方面阻止水汽从通气孔进入,环形挡沿避免封堵件脱出,为封堵件的移动设定下限位,保证封堵件的移动在磁性组件的磁性范围内,保证地漏芯回位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地漏芯的结构稳定性;将导向柱的上端与支撑臂螺连接,使让位间隙的大小可调,故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

排水需求对让位间隙的大小进行调节;防护肋一方
面提高支撑臂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减小气体流通阻力

[0015]在上述的一种地漏芯中,所述磁性组件包括固连在封堵件上的第一磁性件和固连在导向柱上的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呈环形且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导向柱穿设于第一磁性件内,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导向柱的上端,且第二磁性件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漏芯,包括具有进水口
(11)
和出水口
(12)
的壳体
(1)
和封堵出水口
(12)
的封堵件
(2)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在进水口
(11)
处设有自壳体
(1)
内壁向壳体
(1)
中心延伸的支撑臂
(13)
,地漏芯还包括支撑封堵件
(2)
的导向柱
(3)
,所述导向柱
(3)
竖直设置且至少部分穿设于封堵件
(2)
内,所述导向柱
(3)
的上端与支撑臂
(13)
轴向固连,所述封堵件
(2)
能相对导向柱
(3)
沿轴向移动,所述导向柱
(3)
与封堵件
(2)
之间设有磁性组件
(4)
,所述磁性组件
(4)
使封堵件
(2)
始终具有朝进水口
(11)
移动的趋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
(2)
具有容纳腔
(21)
,所述封堵件
(2)
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容纳腔
(21)
的穿设孔
(22)
,所述导向柱
(3)
穿设于穿设孔
(22)
内,所述支撑臂
(13)
的底部设有遮挡穿设孔
(22)
孔口的挡水帽
(1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
(2)
具有穿设于挡水帽
(14)
内的支撑部
(23)
和封堵出水口
(12)
的阻流部
(24)
,所述阻流部
(24)
呈蛋形且内腔为上述容纳腔
(21)
,所述穿设孔
(22)
自支撑部
(23)
延伸至阻流部
(24)。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帽
(14)
与支撑部
(23)
之间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气流道
(5)
,所述阻流部
(24)
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纳腔
(21)
连通的通孔
(241)。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
(3)
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
(6)
,所述支撑部
(23)
抵靠第一密封圈
(6)
,所述第一密封圈
(6)
的外径小于挡水帽
(14)
的内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帽
(14)
与阻流部
(24)
之间具有让位间隙
(51)
,所述挡水帽
(14)
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
(52)
,所述支撑部
(23)
呈柱状,且支撑部
(23)
的外径小于挡水帽
(14)
的内径使两者间形成气腔
(53)
,所述通气孔
(52)
通过气腔
(53)
与让位间隙
(51)
连通形成上述通气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章龙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万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