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CL专利>正文

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54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一种压缩机的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的外部中端形成有偏心轴部分,所述偏心轴部分的上下端分别形成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压缩机由泵浦组件

马达组件

外壳组件以及过滤瓶等部件构成,泵浦组件至少包括有上支座

缸体

下支座

环部

轴和叶片等形成压缩腔,用于实现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再排出的循环过程

[0003]泵浦组件的各部件在运转时,主要通过冷冻机油润滑,轴的下端浸泡在冷冻机油中,轴的内部形成有内径通孔,轴的外周沿着径向形成有与内径通孔连通的油孔,轴的内径通孔塞有螺旋片,螺旋片的全长或者部分长度浸泡在冷冻机油中;轴在旋转时,主要通过螺旋片向上供油,冷冻机油通过侧面的油孔流出,对轴及关联的部件进行供油润滑

[0004]随着客户对压缩机更大运行范围,更大负荷的要求,泵体负荷恶化,现有的油路设计,其润滑性不足以确保泵浦组件的正常运动,有出现异常磨损的风险;如果简单的通过增大油孔来实现润滑的油量增加,则轴的强度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形,其可靠性会严重恶化;而如果是增加部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润滑的油量,则会导致泵体的泄露风险增大,性能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泵浦组件出现异常磨损的风险

轴强度受影响或泄露风险增大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有效改善润滑性,同时也不会影响偏心轴部分的强度,不会影响泵体的泄露风险,确保泵体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的使用质量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压缩机的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的外部中端形成有偏心轴部分,所述偏心轴部分的上下端分别形成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
/
或下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油沟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轴本体的外部上端形成有长轴部分,轴本体的外部下端形成有短轴部分,轴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内径通孔;
[0009]所述偏心轴部分与长轴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退刀槽,偏心轴部分与短轴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退刀槽;
[0010]所述第一退刀槽上径向形成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二退刀槽上径向形成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

第二油孔均与内径通孔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油孔

第二油孔与内径通孔的连通关系,使得冷冻机油能够经过内径通孔到第一油孔

第二油孔处流出,对泵浦组件的运动起到润滑作用,降低泵浦组件的磨损程度,提高泵浦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偏心轴部分的下表面形成有油沟,所述油沟与第二油孔连通或不连通,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润滑需求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与第二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孔的上端形成于偏心
轴部分的下端,第二油孔的下端形成于第二退刀槽,实现第二油孔与油沟的连通关系,使得内径通孔的冷冻机油能够经第二油孔流至油沟中,对泵浦组件的运动起到润滑作用,降低泵浦组件的磨损程度,提高泵浦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与第二油孔不连通,所述第二油孔的上端与偏心轴部分的下表面相切,分别通过油沟和第二油孔对泵浦组件的不同运动部位进行润滑作用,满足不同的润滑需求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为弧形油沟,起到较好的润滑效果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为直线形油沟,起到较好的润滑效果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与偏心轴部分的外径连通或不连通,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润滑需求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沟的截面积位于
0.01mm2至
6mm2范围内,既实现了较好的润滑效果,同时也确保轴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001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支座

下支座

缸体

环部和上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所述环部套设在偏心轴部分外部,所述缸体套设在环部的外部,所述上支座穿过长轴部分后与偏心轴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下支座穿过短轴部分后与偏心轴部分的下表面连接,通过油沟对上支座和下支座的摩擦面起到润滑作用,降低磨损的风险,提高使用寿命和确保使用性能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轴及压缩机,通过在轴的偏心轴部分的上表面和
/
或下表面,根据需求形成至少一条油沟,通过该油沟,能够对泵浦组件运动摩擦面起到润滑作用,有效改善润滑性,同时也不会影响偏心轴部分的强度,不会影响泵体的泄露风险,确保泵体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轴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轴俯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
A

A
方向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
B
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
C
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轴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轴俯视图;
[0028]图9为图8中
A

A
方向剖视图;
[0029]图
10
为图9中
B
部分的放大图;
[0030]图
11
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0031]图
12
为图
11

C
部分的放大图;
[0032]1‑
轴本体;
[0033]2‑
偏心轴部分;
21

上表面;
22

下表面;
23

油沟;
[0034]3‑
长轴部分;
[0035]4‑
短轴部分;
[0036]5‑
内径通孔;
[0037]6‑
第一退刀槽;
61

第一油孔;
[0038]7‑
第二退刀槽;
71

第二油孔;
[0039]8‑
上支座;
[0040]9‑
下支座;
[0041]10

缸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压缩机的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本体
(1)
,所述轴本体
(1)
的外部中端形成有偏心轴部分
(2)
,所述偏心轴部分
(2)
的上下端分别形成有上表面
(21)
和下表面
(22)
,所述上表面
(21)

/
或下表面
(22)
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油沟
(2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
(1)
的外部上端形成有长轴部分
(3)
,轴本体
(1)
的外部下端形成有短轴部分
(4)
,轴本体
(1)
的内部形成有内径通孔
(5)
;所述偏心轴部分
(2)
与长轴部分
(3)
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退刀槽
(6)
,偏心轴部分
(2)
与短轴部分
(4)
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退刀槽
(7)
;所述第一退刀槽
(6)
上径向形成有第一油孔
(61)
,所述第二退刀槽
(7)
上径向形成有第二油孔
(71)
,所述第一油孔
(61)、
第二油孔
(71)
均与内径通孔
(5)
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部分
(2)
的下表面
(22)
形成有油沟
(23)
,所述油沟
(23)
与第二油孔
(71)
连通或不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沟
(23)
与第二油孔
(71)
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伟屈彦松刘楗烁雷鸣钟兆祥蔡亚平戴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TCL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