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32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前袋片和后袋片从内至外依次包括PE聚乙烯膜层、PE聚乙烯气泡层、第一粘胶层、铜版纸层、油墨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PE聚乙烯膜层与PE聚乙烯气泡层结合在一起,PE聚乙烯气泡层与铜版纸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油墨印刷层印刷于铜版纸层之外,油墨印刷层与OPP邻苯基苯酚膜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效果极佳,油墨印刷层附着力强,再在油墨印刷层之外粘结OPP邻苯基苯酚膜层,能够起到防腐、杀菌、高透、防潮、保持印刷层稳定和手感柔顺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伸强度高、刚性好、不易破损,具有极佳缓冲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袋
,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纺织产品包装袋通常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前袋片和后袋片分别采用单层PE聚乙烯材料层或多层PE聚乙烯材料层,外侧再印刷油墨层。这种包装袋成本低,适用于普通纺织产品的包装,但是,对于女性内衣(特别是高档女性内衣)这一类具有特定形状的纺织产品来说,这种包装袋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其一、印刷性能较差,吸墨着墨性能差,不够精美;其二、PE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装袋,虽然易于热封和加工,但是袋体强度和韧性较差,易出现破损情况;其三、现有的包装袋抗冲击能力和防震性能差,内衣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容易发生变形,不能起到防震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该包装袋将油墨印刷层印刷于铜版纸层之外,印刷效果极佳,油墨印刷层附着力强,再在油墨印刷层之外粘结OPP邻苯基苯酚膜层,能够起到防腐、杀菌、高透、防潮、保持印刷层稳定和手感柔顺的作用;该包装袋拉伸强度高、刚性好、不易破损,具有极佳的缓冲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所述前袋片和后袋片从内至外依次包括PE聚乙烯膜层、PE聚乙烯气泡层、第一粘胶层、铜版纸层、油墨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所述PE聚乙烯膜层与PE聚乙烯气泡层结合在一起,所述PE聚乙烯气泡层与铜版纸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油墨印刷层印刷于铜版纸层之外,所述油墨印刷层与OPP邻苯基苯酚膜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在一起。
[0005]优选地,所述PE聚乙烯膜层的厚度为22~30μm,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铜版纸层的厚度为75~230μm,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的厚度为35~45μm。
[0006]优选地,所述PE聚乙烯气泡层包括PE聚乙烯底面层及一体连接于PE聚乙烯底面层之上的均匀排布的多个PE聚乙烯气泡,所述PE聚乙烯膜层与PE聚乙烯底面层结合在一起,所述多个PE聚乙烯气泡的外侧与铜版纸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PE聚乙烯底面层的厚度为8~12μm,所述PE聚乙烯气泡为圆形扁状气泡,圆形扁状气泡的直径为8~12mm,厚度为1.5~2.5mm,相邻两个圆形扁状气泡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0007]优选地,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为高透明的OPP邻苯基苯酚膜层,所述油墨印刷层为哑光油墨印刷层。
[0008]优选地,所述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还包括翻折片,所述翻折片的下端
与后袋片的上端一体连接,所述翻折片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铜版纸层、油墨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所述铜版纸层的内侧设有3M胶贴条。
[0009]优选地,所述前袋片、后袋片和翻折片分别为长方形袋片,所述前袋片从后袋片的下端往上翻折而成,所述前袋片和后袋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热封连接,具有热封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将油墨印刷层印刷于铜版纸层之外,印刷效果极佳,油墨印刷层附着力强,再在油墨印刷层之外粘结OPP邻苯基苯酚膜层,能够起到防腐、杀菌、高透、防潮、水汽阻隔、保持印刷层稳定和手感柔顺的作用;其二、本技术的内层为PE聚乙烯膜层,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其三、本技术的PE聚乙烯膜层、铜版纸层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复合之后,拉伸强度高、刚性好,不易出现破损情况;其四、本技术在PE聚乙烯膜层与铜版纸层之间夹设有PE聚乙烯气泡层,PE聚乙烯气泡层具有极佳的缓冲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能对包装袋内的物品起到防震保护作用,最大程度防止包装袋内的内衣受到外界冲击时发生的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前袋片和后袋片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包括袋体100,所述袋体100包括前袋片101和后袋片102,所述前袋片101和后袋片102从内至外依次包括PE聚乙烯膜层1、PE聚乙烯气泡层2、第一粘胶层3、铜版纸层4、油墨印刷层5、第二粘胶层6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所述PE聚乙烯膜层1与PE聚乙烯气泡层2结合在一起,所述PE聚乙烯气泡层2与铜版纸层4通过第一粘胶层3粘结在一起,所述油墨印刷层5印刷于铜版纸层4之外,所述油墨印刷层5与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通过第二粘胶层6粘结在一起。本技术将油墨印刷层5印刷于铜版纸层4之外,印刷效果极佳,油墨印刷层5附着力强,再在油墨印刷层5之外粘结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能够起到防腐、杀菌、高透、防潮、水汽阻隔、保持印刷层稳定和手感柔顺的作用;本技术的内层为PE聚乙烯膜层,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本技术的PE聚乙烯膜层1、铜版纸层4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复合之后,拉伸强度高、刚性好,不易出现破损情况;本技术在PE聚乙烯膜层1与铜版纸层4之间夹设有PE聚乙烯气泡层2,PE聚乙烯气泡层2具有极佳的缓冲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能对包装袋内的物品起到防震保护作用,最大程度防止包装袋内的内衣受到外界冲击时发生的变形问题。
[0016]如图3所示,所述PE聚乙烯膜层1的厚度为22~30μm,优选为厚度为25

26μm;所述第一粘胶层3的厚度为1.5~2.5μm,优选为1.8

2μm;所述铜版纸层4的厚度为75~230μm,优选为85~120μm;所述油墨印刷层5的厚度为2.5~3.5μm,优选为2.9~3.0μm;所述第二粘胶层6的厚度为1.5~2.5μm,优选为1.8

2μm;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的厚度为35~45μm,优选为39~40μm。
[0017]如图1

图3所示,所述PE聚乙烯气泡层2包括PE聚乙烯底面层21及一体连接于PE聚
乙烯底面层21之上的均匀排布的多个PE聚乙烯气泡22,所述PE聚乙烯膜层1与PE聚乙烯底面层21结合在一起,所述多个PE聚乙烯气泡22的外侧与铜版纸层4通过第一粘胶层3粘结在一起;所述PE聚乙烯底面层21的厚度为8~12μm,所述PE聚乙烯气泡22为圆形扁状气泡,圆形扁状气泡的直径为8~12mm,厚度为1.5~2.5mm,相邻两个圆形扁状气泡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为高透明的OPP邻苯基苯酚膜层,所述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包括袋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0)包括前袋片(101)和后袋片(102),所述前袋片(101)和后袋片(102)从内至外依次包括PE聚乙烯膜层(1)、PE聚乙烯气泡层(2)、第一粘胶层(3)、铜版纸层(4)、油墨印刷层(5)、第二粘胶层(6)和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所述PE聚乙烯膜层(1)与PE聚乙烯气泡层(2)结合在一起,所述PE聚乙烯气泡层(2)与铜版纸层(4)通过第一粘胶层(3)粘结在一起,所述油墨印刷层(5)印刷于铜版纸层(4)之外,所述油墨印刷层(5)与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通过第二粘胶层(6)粘结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PE聚乙烯膜层(1)的厚度为22~30μm,所述第一粘胶层(3)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铜版纸层(4)的厚度为75~230μm,所述油墨印刷层(5)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第二粘胶层(6)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的厚度为35~4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印刷效果好的抗冲击内衣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PE聚乙烯膜层(1)的厚度为25

26μm,所述第一粘胶层(3)的厚度为1.8

2μm,所述铜版纸层(4)的厚度为85~120μm,所述油墨印刷层(5)的厚度为2.9~3.0μm,所述第二粘胶层(6)的厚度为1.8~2μm,所述OPP邻苯基苯酚膜层(7)的厚度为3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顺兴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