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805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

适用于湖泊滨水植被生态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湖泊景观建设中,湖岸受到用地局限

周期性洪水等影响,湖岸护坡常常会被水流冲刷甚至毁坏,不利于滨水植物生态系统的构建

为了防止湖岸护坡因水流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毁坏大多采用了工程护岸措施:土工格栅

三维土工网

生态袋等,这些工程护岸措施往往影响植物多样性和复杂性,减少与边缘的水生生态系统和其他边缘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产生的能量

养分和物种交换

土工格栅

三维土工网

生态袋等工程措施能形成一定的滨水植被景观效果,但是滨水植物受到护岸措施的限制,无法解决近自然化的滨水植被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湖泊的湖岸位置处设置有护坡,其特征在于:在湖泊常水位与湖泊洪水位位置处的护坡上均锚入有沿护坡通长方向布置的挡墙,两个挡墙之间设置有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内填充有块石层,挡墙上设置有便于流水与微生物通过的通道

如此,在将挡墙分别锚入在湖泊常水位与湖泊洪水位位置处的护坡上时,湖泊水位变化并对护坡进行冲刷时,挡墙对护坡的结构强度起到了良好的支护作用;块石层对两侧的挡墙起到了支撑作用,加强了护坡的结构强度;同时护坡中的微生物与水体也便于从挡墙中的通道处流过

[0005]所述挡墙由锚入护坡内的松木桩组成,松木桩上均开有孔槽

如此,松木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使该挡墙在使用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挡墙的运输与布置,在护坡上沿护坡通常方向向护坡内锚入松木桩即可组成挡墙

[0006]所述松木桩的长度不小于
6m
,松木桩的梢径不小于
120mm。
[0007]所述松木桩的底部成锥形

如此,在将松木桩锚入护坡内时,锥形的松木桩端部使得松木桩更容易锚入到护坡内

[0008]所述支护结构具有设置在块石层顶部的上钢丝网片和设置在块石层底部的下钢丝网片,上钢丝网片与下钢丝网片的两端均套装在两侧挡墙上

上钢丝网片与下钢丝网片的设置增强了两侧挡墙与块石层的连接强度

[0009]所述上钢丝网片

下钢丝网片均为由镀锌钢丝经机器编制而成四边形双绞合网格构成的网状构件,上钢丝网片

下钢丝网片的网孔公称尺寸
6cm*6cm
,网面抗拉强度不小于
15N/m(
顺编织方向
)
,上钢丝网片

下钢丝网片上连接松木桩的网孔公称尺寸不小于
12cm*12cm。
所述镀锌钢丝为优质碳素结构钢镀锌,抗拉强度在
250Mpa

550Mpa
,镀锌层厚度为
250g/m。
钢丝直径根据不同护岸需求确定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钢丝网片尺寸与形状,以满足不同水流条件与岸坡边界条件的防护需要

[0010]所述块石层内具有火山岩

如此,使得块石层具有良好得吸附性

地面上的初期雨水在经过护坡流入护坡内时,火山岩会吸附初期雨水中的杂质,同时在护坡内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最终实现排入护坡内的初期雨水符合排放要求

[0011]在所述块石层外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如此,避免护坡内的土体进入到块石层内并减弱块石层的过滤作用

[0012]在所述护坡上种植滨水植物

如此,营造自然

生态的湖岸植物景观,通过滨水植物发达的根系达到固土作用,同时为护坡内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湖泊护岸常水位

洪水位高程上连续布置松木桩护岸装置,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钢丝网片尺寸与形状,以满足不同水流条件与岸坡边界条件的防护需要

防护水流冲刷及周期性洪水影响而造成水土流失,利用松木桩孔槽满足土壤中微生物

小动物等的活动通道,对初期雨水,途径滨水植物种植区域时和通过块石层过滤时,对雨水进行初步净化,减少雨水内的污染物的含量,同时保持土壤的湿润,使滨水植物处于一个有利的生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本技术中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本技术中挡墙的钢丝网片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
1、
护坡,
2、
松木桩,
3、
孔槽,
4、
洪水位,
5、
常水位,
6、
滨水植物,
7、
透水土工布,
8、
块石层,
9、
上钢丝网片,
10、
下钢丝网片,
11、
镀锌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为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

[0020]本实施例中,在湖泊常水位5与湖泊洪水位4位置处的护坡1上沿护坡1通长方向依次锚入有具有良好防水性的松木桩
2。
锚入在湖泊常水位5与湖泊洪水位4位置处护坡1上的松木桩2均组合形成挡墙,在距离常水位
2.5m
深处松木装2套入下钢丝网片
10
,在距离常水位
1.0m
深处松木装2套入上钢丝网片9,松木桩2与上钢丝网片
9、
在上

下钢丝网片之间填充透水土工布7包裹块石层8,形成稳定的立方体结构松木桩护岸装置对护坡1起到了良好的支护作用,上钢丝网片与下钢丝网片的设置增强了两侧挡墙与块石层的连接强度

同时松木桩2因锚入到护坡1内,能有效避免因风吹日晒而发生腐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钢丝网片
9、
下钢丝网片
10
均为由镀锌钢丝经机器编制而成四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湖泊的湖岸位置处设置有护坡
(1)
,其特征在于:在湖泊常水位
(5)
与湖泊洪水位
(4)
位置处的护坡
(1)
上均锚入有沿护坡
(1)
通长方向布置的挡墙,两个挡墙之间设置有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内填充有块石层
(8)
,挡墙上设置有便于流水与微生物通过的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由锚入护坡
(1)
内的松木桩
(2)
组成,松木桩
(2)
上均开有孔槽
(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桩
(2)
的长度不小于
6m
,松木桩
(2)
的梢径不小于
120mm。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桩
(2)
的底部成锥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滨水植被生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具有设置在块石层
(8)
顶部的上钢丝网片
(9)
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孙凯楼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