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53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超低排放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燃煤电厂单塔双循环超低排放脱硫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超低排放
(
其中
SO2排放浓度
≤35mg/Nm3)
的实施,很多燃用高硫煤的发电机组烟气脱硫效率需要在
99
%以上才能达标排放

部分地区电厂综合考虑煤质变化

宽负荷运行要求以及未来排放限值提标等因素,要求脱硫系统设计
SO2排放浓度
≤25mg/Nm3甚至是
≤20mg/Nm3。
[0003]基于石灰石

石膏湿法单循环脱硫工艺基础创新发展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工艺,通过双循环回路浆液
pH
值和浆液密度等核心参数的的调控,实现
SO2吸收

石灰石溶解

脱硫副产物氧化的分区控制,可低能耗实现
99
%以上的脱硫效率,是一种燃煤电厂适应的
SO2超低排放技术

另外,单塔双循环技术相比双塔双循环技术,主要是塔外新增
AFT
浆池
(
直径较原脱硫塔小
)
,占地小,易布置,改造相对简单且系统阻力低,因此对于采用单塔脱硫欲满足超低排放的改造项目也很适合

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单塔双循环技术中的脱硫塔入口烟道干湿界面结垢

导流锥集液板冲刷腐蚀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

[0004]因此,开发一种防止入口烟道干湿分界面结垢,增强导流锥上部集液板耐磨蚀能力的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为一种安全性能高

脱硫效率高效稳定

经济性好的单塔双循环超低排放脱硫塔,防止入口烟道干湿分界面结垢,增强导流锥上部集液板耐磨蚀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单塔双循环技术中的脱硫塔入口烟道干湿界面结垢

导流锥集液板冲刷腐蚀等导致的影响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包括单塔双循环脱硫塔的主塔

次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

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0007]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设置在主塔的入口烟道;
[0008]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位于主塔内的一级循环喷淋层与二级循环喷淋层之间;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与次塔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包括壁板冲洗水母管和壁板冲洗水支管;多个壁板冲洗水支管间隔设置在壁板冲洗水母管上

且均与壁板冲洗水母管连通;
[0010]壁板冲洗水支管末端的内径逐渐减小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还包括导流锥;导流锥设置在
主塔内壁上,位于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上方且位于多孔分布器下方;
[0012]导流锥包括导流锥集液板

导流锥集气板

导流锥加强筋和导流锥加固肋;
[0013]导流锥集液板

导流锥集气板与主塔内壁连接呈三角形结构;导流锥加固肋设置在导流锥集液板

导流锥集气板与主塔连接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内部;导流锥加强筋设置在导流锥加固肋上;
[0014]导流锥集液板一端与主塔内壁连接

另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
[0015]导流锥集气板位于导流锥集液板下方;导流锥集气板一端与主塔内壁连接,另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

且与导流锥集液板连接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合金贴衬设置在导流锥集液板上以及导流锥集液板与主塔塔壁连接处;导流锥集气板

导流锥集气板与主塔塔壁的连接处

导流锥集液板与主塔塔壁的连接处均设置玻璃鳞片防腐层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碗

连接板和集液引管;
[0018]收集碗呈上端开口的锥形结构;
[0019]收集碗位于导流锥的下方;
[0020]多个连接板环形布置在收集碗与导流锥集气板之间;
[0021]连接板呈倾斜设置;
[0022]收集碗的锥形底端通过集液引管与次塔连接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还包括多孔分布器;
[0024]多孔分布器安装在主塔内壁上

且设置在最下层的二级循环喷淋层与导流锥之间;
[0025]多孔分布器包括多孔分布板和加强钢管;加强钢管设置在多孔分布板上;
[0026]多个多孔分布板通过螺栓连接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孔分布器的孔隙率为
35
%~
40


[0028]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9](1)
设置脱硫塔入口烟道壁板冲洗装置,防止入口烟道干湿分界面结垢;
[0030](2)
收集碗与导流锥连接板采用倾斜安装,保证烟气通流面积前提下,使烟气螺旋向上流动,增强与浆液的传质,提高脱硫效率;
[0031](3)
对导流锥上部集液板表面敷设合金贴衬材料,同时在合金贴衬与塔壁连接处敷设玻璃鳞片,增强导流锥上部集液板耐磨蚀能力;
[0032](4)
二级循环喷淋层下方增设多孔分布器,增强烟气与浆液传质,塔内气流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同时多孔分布器具有积液功能,形成一层可起缓冲作用液膜,减少浆液对导流锥集液板的冲刷强度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中的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设置在烟道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图2的
C

C
向剖视图

[0036]图4为本技术中的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导流锥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中的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导流锥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技术中的多孔分布器布置在主塔塔壁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包括单塔双循环脱硫塔的主塔
(1)、
次塔
(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
(3)、
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4)
;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
(3)
设置在主塔
(1)
的入口烟道;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4)
位于主塔
(1)
内的一级循环喷淋层
(1.1)
与二级循环喷淋层
(1.2)
之间;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4)
与次塔
(2)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其特征在于:主塔入口壁板冲洗装置
(3)
包括壁板冲洗水母管
(3.1)
和壁板冲洗水支管
(3.2)
;多个壁板冲洗水支管
(3.2)
间隔设置在壁板冲洗水母管
(3.1)


且均与壁板冲洗水母管
(3.1)
连通;壁板冲洗水支管
(3.2)
末端的内径逐渐减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锥
(6)
;导流锥
(6)
设置在主塔
(1)
内壁上,位于二级循环浆液收集装置
(4)
上方且位于多孔分布器
(7)
下方;导流锥
(6)
包括导流锥集液板
(6.1)、
导流锥集气板
(6.2)、
导流锥加强筋
(6.3)
和导流锥加固肋
(6.4)
;导流锥集液板
(6.1)、
导流锥集气板
(6.2)
与主塔
(1)
内壁连接呈三角形结构;导流锥加固肋
(6.4)
设置在导流锥集液板
(6.1)、
导流锥集气板
(6.2)
与主塔
(1)
连接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内部;导流锥加强筋
(6.3)
设置在导流锥加固肋
(6.4)
上;导流锥集液板
(6.1)
一端与主塔
(1)
内壁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独敬东池俊峰朱颂闫占平毛军王雪涔郝瑞章王善维白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晋控电力同华山西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