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748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两端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缆的支撑杆;外壳内沿中心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内环活动配合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上弹性连接有打磨辊,安装组件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弹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打磨辊通过活动块与安装组件弹性滑动连接,外壳内设置有相对固定环移动的活动组件,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装置
,具体是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光缆

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

连接设备

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工作,而打磨工作可以清除线缆表面的毛刺

污垢

氧化物和其他不良物质,使线缆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提升其外观美观度;打磨过程可以去除线缆表面的毛刺,防止毛刺造成摩擦和磨损,同时,通过打磨还可以提高线缆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总的来说,打磨工作不仅能使线缆看起来更美观,还能增强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敷设质量和安全性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14640062B
公开了线缆加工预处理工艺与预处理设备,该线缆加工预处理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运输机构用于输送线材;运输机构包括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均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线材缠绕设置于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上

[0004]上述装置通过两组磨砂轮环绕线材运动,实现对线材的表面各处进行打磨工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磨砂轮在长时间的打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损耗的问题,而上述方案中的磨砂轮虽然设置有两组,但磨砂轮的安装位置还处于相对固定状态,这样在磨砂轮在出现损耗之后,磨砂轮与线缆的表面之间就会存在有缝隙,从而造成磨砂轮对线缆的打磨效果不佳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缆的支撑杆;所述外壳内沿中心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环活动配合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弹性连接有打磨辊,所述安装组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弹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打磨辊通过活动块与安装组件弹性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相对固定环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当安装组件装配在固定环上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组件向打磨辊移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均为圆环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滑槽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上,所述打磨辊通过活动块转动设置在第一转环和第二
转环之间,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滑动贯穿有伸入连接板内的螺栓,螺栓与连接板内壁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辊

滑槽

活动块沿安装组件的中心阵列设置有多组,连接板沿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圆心均匀阵列设置有多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辊的一侧转动贴合有吸附清洁辊,所述吸附清洁辊远离打磨辊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两端与吸附清洁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的两端分别弹性滑动嵌设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侧壁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滑动嵌设有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与第二转环的侧壁弹性滑动连接,所述打磨辊远离第一转环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打磨辊的一端滑动贯穿第二转环的侧壁,所述第一齿轮

第一传动轮和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活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

第一传动轮在第二转环的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多组,且均与多组打磨辊一一对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半圆环,所述半圆板的两侧与两组固定环滑动贴合,所述半圆板沿外壳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半圆板设置在外壳和固定环之间,两组半圆板的两端对应密封适配,一组所述半圆环的内环侧壁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槽相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组导管;所述导管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组导管沿外壳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管远离外壳内壁的一侧两端滑动贯穿半圆板和半圆环的连接处,并且与固定环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和半圆板外环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外围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固定环的内环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气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壁设置有泄压盒,所述泄压盒与一组导管连通,所述泄压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杆,所述自锁杆与泄压盒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半圆板的靠近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清理口,所述安装组件中连接板的外环与半圆板的内环滑动适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顶端外侧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侧啮合传动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二传动轮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轴滑动的通孔,所述第三传动轮的两端与半圆板和一组半圆环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与第三传动轮对应的豁口,所述第三传动轮相对固定环的一侧穿过豁口与第二转环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轮靠近第三传动轮的一端与外壳的侧壁转动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与清理口对应的收集盒,收集盒内设置有过滤盒,所述外壳远离收集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集水盒,靠近清理口的两组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阵列设置有朝上的喷头,所述集水盒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分流管靠近集水盒的一端与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收集盒的底部与集水盒的内部相连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组件

活动块

滑槽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设置,使用时,打磨辊在第一弹簧和活动块的配合下,始终处于靠近安装组件圆心的
位置,避免固定安装的打磨辊在长时间的打磨工作后出现的磨损后,无法与线缆的表面有效的接触,造成打磨的效果不好,同时,通过安装组件

活动块

滑槽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使得多组打磨辊也适用于在一定大小范围内的不同规格的线缆,另外,在电机

第二传动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传动轮的配合下,启动电机通过第三传动轮带动安装组件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打磨辊转动对线缆进行圆周打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缆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沿中心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环活动配合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弹性连接有打磨辊,所述安装组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弹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打磨辊通过活动块与安装组件弹性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相对固定环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当安装组件装配在固定环上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组件向打磨辊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均为圆环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滑槽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上,所述打磨辊通过活动块转动设置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之间,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滑动贯穿有伸入连接板内的螺栓,螺栓与连接板内壁螺纹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辊

滑槽

活动块沿安装组件的中心阵列设置有多组,连接板沿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圆心均匀阵列设置有多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辊的一侧转动贴合有吸附清洁辊,所述吸附清洁辊远离打磨辊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两端与吸附清洁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的两端分别弹性滑动嵌设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侧壁内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生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环远离第一转环的一侧滑动嵌设有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与第二转环的侧壁弹性滑动连接,所述打磨辊远离第一转环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打磨辊的一端滑动贯穿第二转环的侧壁,所述第一齿轮

第一传动轮和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活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

第一传动轮在第二转环的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多组,且均与多组打磨辊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丰范诗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洞鉴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