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砌体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728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砌体柱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缘时,镀锌水泥钉3需布置在离钢丝网边缘2‑
3cm
处,以便压紧钢丝网,不使其边缘翘曲

[0016]优选的,步骤二中钢丝网2中钢丝直径不小于
1mm
,且网孔不小于
15mm。
[0017]优选的,步骤三中化学植筋时依次对砌体柱外壁中线位置进行定位

钻孔后再进行植筋,植筋高度间距在
400mm
以内,钻孔直径为钢筋直径
+4

8mm
,孔深
10

15d
,钻孔后开展清孔

钢筋除锈,然后在孔内灌注植筋胶,再将钢筋4以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钢筋4外露长度为后浇混凝土厚度,使钢筋4与外套钢管6的中部或边缘抵接,以完成两块预制半圆形或半方形钢板的精准定位

[0018]优选的,步骤四中外套钢管6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不大于
0.85
;且外套钢管6的钢材材质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
20
%;且外套钢管6的钢材材质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0019]优选的,外套钢管6轴心与待加固砌体柱1轴心重合

[0020]优选的,步骤五中灌浆时在外套钢管6柱脚开注浆孔,在柱顶开出浆孔,混凝土顶升浇灌至外套钢管6柱顶并从出浆孔溢出后停止浇筑,进行焊接封管,最后对外套钢管6表面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完成加固

[002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外套钢管加固砌体柱的方法,该加固方法在兼顾增大截面法和外包钢加固法优点的同时也避免了目前已有加固法的缺点:相比于增大截面法,该法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材两种材料的强度,提高承载力幅度更大且占用面积更小,还能省去模板支设工作,使施工更简便;相比于外包钢加固法,其对钢材的利用率更高,耐久性与抗火性更好,施工质量更能得到保证;相比于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该法可有效解决加固层开裂以及对复杂形状砌体柱加固限制的问题

该加固方法对砌体柱采取了缠绕钢丝网以及化学植筋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砌体柱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缠绕钢丝网可以减少植筋钻孔对砌体柱造成的损害,植筋便于外套钢管的精准定位

因此,该加固方法可快速有效

大幅度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延性和刚度等,同时还具有施工简便

可缩短工期等诸多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砌体柱缠绕钢丝网

植筋示意图;
[0024]图2为砌体柱外套钢管示意图;
[0025]图3为浇筑混凝土加固完成示意图;
[0026]其中,1‑
待加固砌体柱
、2

钢丝网
、3

镀锌水泥钉
、4

钢筋
、5

后浇混凝土
、6

外套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0]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砌体柱的方法,包括如下:
[0031]步骤一,将待加固砌体柱1外壁进行凿毛;
[0032]步骤二,将钢丝网2缠绕在待加固砌体柱1表面,并用镀锌水泥钉3钉住钢丝网使其紧贴柱面;
[0033]步骤三,在待加固砌体柱1表面进行化学植筋;
[0034]步骤四,在待加固砌体柱1外套设两块预制钢板,并对焊形成外套钢管6;
[0035]步骤五,在外套钢管6和待加固砌体柱1之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4,对外套钢管6表面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完成加固

[0036]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将待加固砌体柱1外壁进行凿毛,将柱子表面的腻子以及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进行湿润

[0037]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二中,钢丝网2中钢丝直径须不小于
1mm
,且网孔宜不小于
15mm。
钢丝网2固定在待加固砌体柱1表面时,钢丝网需摊平拉紧,用镀锌水泥钉3以及镀锌垫片使钢丝网2紧贴柱面;镀锌水泥钉3间距不宜大于
300mm
,钢丝网2之间搭接间距不得少于
100mm
,搭接处需用钢丝进行绑扎且需避开砌体柱角部;固定钢丝网2边缘时,镀锌水泥钉3宜布置在离钢丝网边缘2‑
3cm
处,以便压紧钢丝网,不使其边缘翘曲

[0038]本实施例中,钢丝网2直径为
2mm
,网孔为
20mm
,钢丝网2搭接间距为
100mm
,镀锌水泥钉3间距为
200mm

220mm。
[0039]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三中,化学植筋时,对砌体柱外壁中线位置进行定位

钻孔

植筋,植筋高度间距宜控制在
400mm
以内;钻孔直径宜为
d+4

8mm(d
为钢筋直径
)
,孔深
10

15d
,钻孔后开展清孔

钢筋除锈,然后在孔内灌注植筋胶,再将钢筋4以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钢筋4外露长度为后浇混凝土厚度,使钢筋4与所述外套钢管6的中部或边缘抵接,以完成两块预制钢板的精准定位

[0040]本实施例中,钢筋4为
Φ8,孔径为
14mm
,孔深为
100mm
,植筋高度间距为
240m
,钢筋4外露长度为
300mm
,与后浇混凝土厚度一致

[0041]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四中,外套钢管6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85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
20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推荐使用
Q235

Q460
级钢材,如
Q235
级钢材,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为
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采用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砌体柱的方法,包括待加固砌体柱
(1)、
钢丝网
(2)、
镀锌水泥钉
(3)、
钢筋
(4)、
后浇混凝土
(5)、
外套钢管
(6)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加固砌体柱
(1)
外壁进行凿毛;步骤二,将钢丝网
(2)
缠绕在待加固砌体柱
(1)
表面,并用镀锌水泥钉
(3)
钉住钢丝网使其紧贴柱面;步骤三,在待加固砌体柱
(1)
表面进行化学植筋;步骤四,在待加固砌体柱
(1)
外套设两块预制钢板,并对焊形成外套钢管
(6)
;步骤五,在外套钢管
(6)
和待加固砌体柱
(1)
之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
(4)
,对外套钢管
(6)
表面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完成加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待加固砌体柱
(1)
外壁进行凿毛后将柱子表面的腻子以及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进行湿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钢丝网
(2)
固定在待加固砌体柱
(1)
表面时钢丝网需摊平拉紧,再用镀锌水泥钉
(3)
以及配套镀锌垫片使钢丝网
(2)
紧贴柱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镀锌水泥钉
(3)
间距不大于
300mm
,且镀锌水泥钉
(3)
与钢丝网
(2)
之间的搭接间距不得少于
100mm
,搭接处需用钢丝进行绑扎且需避开砌体柱角部;固定钢丝网
(2)
边缘时,镀锌水泥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亦焱马文涛颜宇鸿刘真真李杉陈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