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23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鞘管,包括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移动并部分地包覆光纤的内鞘管腔;外鞘管,具有部分地包覆内鞘管的外鞘管腔,并相对内鞘管可活动,其中,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外鞘管具有允许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能够鉴于外鞘管的运动而与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合,以允许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鞘管


[0001]本技术涉及光动力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光路可调

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光纤鞘管


技术介绍

[0002]光动力治疗
(

PDT)
:其包括施予光敏物质,所述光敏物质优先地结合到组织,例如肿瘤细胞,并且之后使用具有合适的波长

能够激活所述光敏物质的光源照射所述组织,所述光敏物质因而在原位释放纯态氧或自由基,所述纯态氧或自由基是高反应性的并且快速氧化邻近组织,从而通过细胞凋亡
(
程序性细胞死亡
)
或通过令供给肿瘤细胞的血管缺血
(
瞄准血管的光动力治疗技术或
VTP)
令癌细胞死亡

这样产生的氧自由基种类通常具有低的覆盖和很短的存在时间,这使得它们的毒性效应是非常局域化的

光动力治疗
(

PDT)
技术能够处置如特定癌症或
AMD(
老年黄斑变性
)
的疾病

[0003]在光动力治疗中,经内窥镜将光纤置入体腔内,如口腔

食管

肠道

气管

胆管或膀胱,通过光纤发出的激光照射含有光敏剂的病灶,引起光化学反应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4]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通常光纤激光窗口必须贴近或者抵上病灶,以减少因间距导致的激光脉冲能量被生理盐水吸收或者方便激光在病灶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因此光纤激光窗口需要在术中不断地被调节以接近病灶

目前基本只有点状光纤能控制激光照射范围

[0005]CN111494005A
公开了一种光纤鞘管,该光纤鞘管通过套在激光传输光纤上的鞘管获得激光窗口的指向性,通过光纤位置调节器进退光纤激光窗口与鞘管端口的相对位置或者与手术病灶的相对位置,其中,该鞘管端口为开口,并在内侧管安装有中空的可反射或透射激光能量的圆柱形元件

[0006]点状光纤由于照射的范围有限也只适用极少数特殊部位小病灶治疗

临床中更常用到的柱状光纤

球状光纤都不能控制照射的范围,激光会同时照射到含有光敏剂的正常组织,同样会引起光化学反应,使得被照射的正常组织受损,引起相应的副作用,如膀胱刺激征
(
尿频尿急尿痛
)、
慢性肠黏膜炎等

[0007]在目前的光动力治疗中,无法做到治疗病灶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副反应发生

因此,该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利于光动力疗法的推广和进步

[0008]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鞘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鞘管,可以包括:
[0011]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移动并部分地包覆光纤的内鞘管腔;
[0012]外鞘管,具有部分地包覆内鞘管的外鞘管腔,并相对于内鞘管可活动,
[0013]其中,
[0014]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
[0015]外鞘管具有允许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
[0016]其中,
[0017]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能够部分或全部地重合,以允许穿过其间的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0018]优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光纤鞘管,可以包括:
[0019]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移动并部分地包覆光纤的内鞘管腔,并配置为可活动的;
[0020]外鞘管,具有部分地包覆内鞘管的外鞘管腔;
[0021]其中,
[0022]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
[0023]外鞘管具有允许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
[0024]其中,
[0025]第二开口能够鉴于内鞘管的运动而与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合,并允许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0026]优选地,本技术又提供了另一种光纤鞘管,可以包括:
[0027]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移动并部分地包覆光纤的内鞘管腔,并配置为可活动的;
[0028]外鞘管,具有部分地包覆内鞘管的外鞘管腔,并相对内鞘管可活动,
[0029]其中,
[0030]内鞘管具有允许光纤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
[0031]外鞘管具有允许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
[0032]其中,
[0033]第二开口能够鉴于内鞘管和
/
或外鞘管的运动而与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合,以允许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0034]优选地,内鞘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封盖,封盖具有允许光纤移动的固定孔

[0035]优选地,第一开口沿内鞘管轴向形成在内鞘管的部分侧壁

[0036]优选地,第二开口沿外鞘管轴向形成在外鞘管的部分侧壁

[0037]优选地,第一开口具有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与内鞘管的切向或半径方向并行的方向

[0038]优选地,第二开口具有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与外鞘管的切向或半径方向并行的方向

[0039]优选地,第一开口贯通内鞘管轴向的至少一端

[0040]优选地,第二开口贯通外鞘管轴向的至少一端

[0041]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口可调的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光纤鞘管,该光纤鞘管克服现有光动力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有效治疗病灶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
治疗副反应的发生,使得光动力治疗在保持原有疗效的情况下,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纤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纤鞘管的俯视结构图之一;
[004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纤鞘管的俯视结构图之二;
[004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纤鞘管的应用场景

[0046]附图标记列表
[0047]10
:内鞘管;
20
:外鞘管;
30
:封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纤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鞘管
(10)
,具有允许光纤
(40)
移动并部分地包覆所述光纤
(40)
的内鞘管腔
(101)
;外鞘管
(20)
,具有部分地包覆所述内鞘管
(10)
的外鞘管腔
(201)
,并相对所述内鞘管
(10)
可活动,其中,所述内鞘管
(10)
具有允许所述光纤
(40)
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
(102)
;所述外鞘管
(20)
具有允许所述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
(202)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
(202)
能够鉴于所述外鞘管
(20)
的运动而与所述第一开口
(102)
至少部分地重合,并允许所述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2.
一种光纤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鞘管
(10)
,具有允许光纤
(40)
移动并部分地包覆所述光纤
(40)
的内鞘管腔
(101)
,并配置为可活动的;外鞘管
(20)
,具有部分地包覆所述内鞘管
(10)
的外鞘管腔
(201)
;其中,所述内鞘管
(10)
具有允许所述光纤
(40)
提供的光线穿出的第一开口
(102)
;所述外鞘管
(20)
具有允许所述光线穿出的第二开口
(202)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
(202)
能够鉴于所述内鞘管
(10)
的运动而与所述第一开口
(102)
至少部分地重合,并允许所述光线的出射形态被调节
。3.
一种光纤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鞘管
(10)
,具有允许光纤
(40)
移动并部分地包覆所述光纤
(40)
的内鞘管腔
(101)
,并配置为可活动的;外鞘管
(20)
,具有部分地包覆所述内鞘管
(10)
的外鞘管腔
(201)
,并相对所述内鞘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郭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