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机对中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棒材生产线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轧机对中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棒材生产线轧机和加热炉出口通过跑槽进行连接,跑槽宽度一般是钢坯宽度的3
‑
4倍,在轧机入口处通过将跑槽逐渐收窄的过渡跑槽,来保证钢坯顺利的喂入轧机。
[0003]在生产过程中,钢坯和过渡跑槽两侧持续滑动摩擦,导致跑槽两侧钢板磨损较大,需要定期的对过渡跑槽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对中导向装置,旨在解决钢坯在生产过程中与过渡跑槽持续的滑动摩擦导致跑槽磨损快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包括:
[0006]过渡跑槽,所述过渡跑槽的出口与轧机口之间具有容纳间隙;所述过渡跑槽的出口端具有引导段,所述引导段的宽度自前向后逐渐减小;
[0007]两个限位辊,位于所述容纳间隙;两个所述限位辊沿所述轧机口的中线对称设置,用于限位所述过渡跑槽上的钢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跑槽(1),所述过渡跑槽(1)的出口与轧机(2)口之间具有容纳间隙;所述过渡跑槽(1)的出口端具有引导段,所述引导段的宽度自前向后逐渐减小;两个限位辊(4),位于所述容纳间隙;两个所述限位辊(4)沿所述轧机(2)口的中线对称设置,用于限位所述过渡跑槽(1)上的钢坯(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间隙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齿轮(13)、两个牵引杆,两个所述牵引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13)的上下两侧,且两个所述牵引杆上均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13)相适配的齿条(12);两个所述限位辊(4)与两个所述牵引杆一一对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垂直连接的横杆(11)和纵杆(10),所述齿条(12)设于所述横杆(11)上;所述纵杆(10)连接所述横杆(11)和所述限位辊(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间隙内具有保护壳体(9),所述保护壳体(9)的上端具有贯通孔;所述驱动齿轮(13)、所述横杆(11)均位于所述保护壳体(9)内,所述纵杆(10)贯穿所述贯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对中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跑槽(1)还包括直线段,所述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孙海潘,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