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95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孔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孔组件、打孔装置和工件成型后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件成型后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打孔组件

打孔装置和工件成型后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注塑成型的工业生产
(
如塑料花盆
)
过程中,需要在花盆的底部设置排水通气孔,多采用专用冲床冲孔,即将花盆倒扣在冲孔底座上,多个冲头同时压下,完成冲孔

[0003]采用此种成孔方式,由于花盆本身的质地较软,尤其是当模具磨损后,在成孔过程中容易出现毛边和孔边沿折弯,另外由于打孔工位设备较大,没有与注塑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生产线,需要把工件搬运到打孔工位手动操作,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孔装置

打孔装置和工件成型后生产线,打孔工位体积小,与其它工位整合到环形生产线上,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存在问题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孔组件,包括转轴

切刀

加载件和中心钻杆,转轴承接输入转矩,切刀与转轴驱动连接,加载件直接或间接的设于转轴且其能够向工件施加弹性加载力矩;切刀具有用于切割工件的切割部,切割部与转轴的回转轴线存在预定间距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打孔组件包括转轴

切刀

加载件和中心钻杆,其中,转轴用来带动切刀和中心钻杆转动,加载件能够将待加工的工件压紧到对应的加工台面上进行相应的打孔工序

[0010]由于切割部与转轴的回转轴线存在预定间距,因此,本技术中,采用切刀以“划孔”的方式成孔,并非传统的冲孔或者钻孔,因此,即使切刀与工件的待加工面之间具备较小的接触面积,也可以使得该装置划出所需要孔径的通孔,配合加载件的作用,实现连续生产,成孔的稳定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0011]具体的,切割部与转轴的回转轴线之间预定间距为待加工通孔的半径长度

[0012]也正是因为采用了切刀以“划孔”方式成孔,因此,工件在加工时,不容易产生拉丝和毛边,也不会受到较大的轴向载荷,因此也就不容易发生开裂,进而有利于提高成孔作业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0013]由于加载件能够向工件施加加载力矩,因此,在进行打孔作业时,工件会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这有利于打孔精度的提升;
[0014]在进行打孔时,中心钻杆会成型中心孔,并且在切刀执行打孔作业的整个过程中,
中心钻杆都会始终保持与中心孔配合进而与工件配合的状态,配合加载件的作用,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件在执行打孔作业时的稳定性;
[0015]由于工件具备一定的厚度,因此在中心钻杆与中心孔配合后,中心钻杆会限制即将切割掉的工件的角度,使之在整个切割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水平,因此,就能够保证,即使在切割过程的末端流程,即需要切割掉的工件即将与工件本体脱离时,也保证其不改变姿态,进而提高成孔的质量以及成孔的精度;
[0016]切割掉的工件在整个切割过程中都通过中心孔与中心钻杆配合,因此,当切割下的工件与工件本体之间脱离连接后,也更容易实现其标准化的,方便的收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中的打孔组件,不但能够提高工件的在打孔时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打孔精度,提高良品率,也更容易实现废料的标准化收集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打孔组件的打孔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切刀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加载件和中心钻杆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加载件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中心钻杆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中心钻杆的长度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切刀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而加载件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中心钻杆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因此,在进行实际打孔工序时,加载件会首先与工件抵接,进而将工件压紧,随着打孔组件的进给,中心钻杆会先接触工件进行打孔工作,并且由于中心钻杆与转轴同轴,因此,中心钻杆会在工件上开设一中心孔;
[0020]随着打孔组件的持续进给,切刀会在中心孔成形后接触工件,并且,围绕中心孔的轴线,划出待切割的轮廓,也是随着打孔组件的持续进给,切刀能够完成在工件上的钻孔

[0021]在进行打孔作业时,当切刀完成切割后,切下的圆形切片在加载件的推动下,脱离中心钻杆,不会在中心钻杆上堆积工件影响后续的开孔作业,这有利于打孔精度的提升;
[0022]在进行打孔时,中心钻杆较切刀长,会成型先钻入工件形成中心定位孔,由于中心钻杆比切刀长,在切刀没有完成切割之前,待切孔片不会因加载件的推力向下倒向一边导致孔片粘连在孔边上,可确保切刀完全切下孔片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加载件与工件的接触轮廓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切割部与工件的接触轮廓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的内部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加载件与工件接触部分的轮廓位于切割部与工件接触的轮廓之内,进而使得加载件所加载的位置为工件上需要切割掉的位置,使得加载件能够保持对于工件的加载,切割工作完成后,切割掉的废料能够在加载件的挤压下落在预定的位置,即在保证打孔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切割下的废料与工件的主动分离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打孔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与转轴滑动连接,滑移方向设置为沿转轴轴向,切刀和中心钻杆均设于第一连接块,加载件设于第二连接块;打孔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与转轴固定连接,弹性件套在第三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三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置切刀和中心钻杆,第一连接块与转轴固定连接,使其能够跟随转轴一同运转,进而带动切刀和中心钻杆运行;第二连接块上则设置加载件,第二连接块与转轴滑动连接,进而使得在打孔组
件进给时,加载件保持对于工件的加载,同时不会破坏掉工件

[0027]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加载件设置为推杆,推杆具有加载部,加载部沿水平延伸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加载部用来实现对于工件的加载,并且通过使得加载部沿水平延伸,能够保证其与工件具备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0029]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加载部设置为环状,且中心钻杆能够穿过环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
(1)、
切刀
(2)、
加载件
(3)
和中心钻杆
(4)
,所述转轴
(1)
承接输入转矩,所述切刀
(2)
与所述转轴
(1)
驱动连接以绕所述转轴转动在工件上进行切割成孔,所述加载件
(3)
直接或间接的设于所述转轴
(1)
且其能够向工件施加加载力矩;所述切刀
(2)
具有用于切割工件的切割部
(21)
,所述切割部
(21)
与所述转轴
(1)
的回转轴线存在预定间距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
(A1)
的打孔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所述切刀
(2)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加载件
(3)
和所述中心钻杆
(4)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所述加载件
(3)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中心钻杆
(4)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件
(3)
与所述工件的接触轮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切割部
(21)
与所述工件的接触轮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的内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
(A1)
还包括第一连接块
(5)
和第二连接块
(6)
,所述第一连接块
(5)
与所述转轴
(1)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
(6)
与所述转轴
(1)
滑动连接,所述切刀
(2)
和所述中心钻杆
(4)
均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
(5)
,所述加载件
(3)
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
(6)
;所述打孔组件
(A1)
还包括弹性件
(7)
和第三连接块
(8)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时猛施宏郭忠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进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