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95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8
本申请提供了雾化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气溶胶生成
,具体涉及雾化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气溶胶生成
,在用户抽吸气溶胶的过程中,雾化组件内的气溶胶经导气管传输至外界,被用户抽吸入口

但是,在导气管内的部分气溶胶会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可能会与气溶胶一起被用户抽吸入口,从而降低雾化组件的抽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具有雾化腔

及连通外界的出气口,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0004]导气管,具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口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用于使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传输至所述出气口;及
[0005]辅助加热件,装设于所述导气管的外周侧壁,用于加热位于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所述气溶胶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雾化组件包括导气管与辅助加热件

其中,辅助加热件能够加热位于导气通道内的气溶胶,降低气溶胶由于在导气通道内温度降低形成冷凝液的几率,从而减小至少部分冷凝液的产生,改善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冷凝液入口的情况,提升产品的体验感

[0007]因此,本申请通过在导气管的外周侧壁增设辅助加热件,以减少冷凝液的产生,从而提高雾化组件的抽吸效果

[0008]其中,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小于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

[0009]其中,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雾化腔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雾化腔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

[0010]其中,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辅助加热件至所述第一端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加热件至所述第二端的垂直距离

[0011]其中,所述导气管的外周侧壁设有容置槽,所述辅助加热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2]其中,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导气管通过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卡扣设于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导气管中的一者,所述卡槽设于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导气管中的另一者

[0013]其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气管装设于所述支架;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支架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所述凸起设于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支架中的一者,所述凹槽设于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支架中的另一者

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0034]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雾化组件1,所述雾化组件1具有雾化腔

及连通外界的出气口,所述雾化组件1包括导气管
11
与辅助加热件
12。
导气管
11
具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口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用于使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传输至所述出气口

辅助加热件
12
装设于所述导气管
11
的外周侧壁,用于加热位于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所述气溶胶

[0035]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36]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组件1主要包括导气管
11
与辅助加热件
12
,但这并不意味着雾化组件1只能包括这两种结构

如图1‑
图4所示,雾化组件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
13、
支架
14、
雾化芯
15、
底座
16、
电极
17


雾化组件1内气体

气溶胶的传输方向如图2与图4中的方向
D
所示

接下来,将对雾化组件1的结构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0037]雾化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
13
,第一壳体
13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具有第一开口,第四端具有第二开口

可选地,第四端可以为吸嘴,也可以为出气口

可选地,吸嘴装设于第四端,或吸嘴连通第二开口

可选地,第一壳体
13
内包括储液腔
131
,用于存储气溶胶基材

可选地,导气管
11
设于第一壳体
13
内,且连通第二开口

可选地,第一壳体
13
与导气管
11
互连为一体

[0038]雾化组件1还包括支架
14
,支架
14
设于第一壳体
13
内,并靠近第一开口设置

支架
14
具有导液孔与排气孔

可选地,支架
14
的导液孔连通储液腔
131
,支架
14
的排气孔连通导气管
11。
[0039]雾化组件1还包括导气管
11
,导气管
11
具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排气孔,导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开口

可选地,第一壳体
13、
支架
14、
导气管
11
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存储气溶胶基材的储液腔
131。
[0040]雾化组件1还包括雾化芯
15
,雾化芯
15
装设于支架
14


雾化芯
15、
支架
14、
及底座
16
围设形成雾化腔,雾化腔连通排气孔

雾化芯
15
包括基体与发热件,基体具有吸液面与雾化面,发热件设置于雾化面,吸液面通过导液孔露出,以使储液腔
131
内的气溶胶基材能够通过导液孔传输至吸液面,并使吸液面的气溶胶基材传输至雾化面,从而使发热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基材形成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

气溶胶能够依次通过雾化腔

排气孔,导气通道

第二开口排出,或供用户吸食

可选地,基体包括但不限于吸液棉

多孔陶瓷

多孔金属

多孔玻璃或者其他可以吸收气溶胶基材的多孔结构

[0041]雾化组件1还包括底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具有雾化腔

及连通外界的出气口,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导气管,具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口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用于使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传输至所述出气口;及辅助加热件,装设于所述导气管的外周侧壁,用于加热位于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所述气溶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小于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雾化腔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雾化腔的所述辅助加热件的厚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辅助加热件至所述第一端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加热件至所述第二端的垂直距离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外周侧壁设有容置槽,所述辅助加热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件与所述导气管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革左江王灵权肖力伟王小斌赵贯云赵波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