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88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8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预制柱、柱纵筋,预制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L型上槽口和L型下槽口,预制梁的两端剩余部分开设有U型槽口,预制梁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上槽口的部位预埋梁受压钢筋,梁受压钢筋伸入L型上槽口的一端连接有上槽口圆环,梁受压钢筋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柱纵筋穿设在柱PVC套管内并与柱底螺帽螺纹连接,前一根预制梁通过L型上槽口与相邻根的预制梁的L型下槽口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场不需要大量浇筑混凝土,也不需要局部设置临时支撑,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快速拼装建造,无需现场浇筑,同时还能保证连接节点处钢筋的连续性,能够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能够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能够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于传统现浇施工技术,装配式技术以其快速、高效、低能耗等优势在建筑领域迅速发展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多为部分预制,局部现浇,没有真正实现无浇筑施工。传统预制梁柱连接节点形式为构件预制,节点现浇。同时单根梁仅预制一半,待预制梁就位后还需要绑扎纵向受拉筋,绑扎完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此外,将预制梁吊装至指定位置后梁下还需设置临时支撑。这样的结构形式虽然比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施工效率更高,但现场还需大量浇筑混凝土,局部设置临时支撑,不能完全发挥装配式的优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能够实现构件节点全预制,施工时现场无需浇筑混凝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快速拼装建造,无需现场浇筑,同时还能保证连接节点处钢筋的连续性,能够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
[0004]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预制柱、柱纵筋,预制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L型上槽口和L型下槽口,预制梁的两端剩余部分开设有U型槽口,预制梁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上槽口的部位预埋梁受压钢筋,梁受压钢筋伸入L型上槽口的一端连接有上槽口圆环,梁受压钢筋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预制梁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下槽口的部位预埋梁受拉钢筋,梁受拉钢筋伸入L型下槽口的一端连接有下槽口圆环梁受拉钢筋的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预制梁的两端对应上槽口圆环和下槽口圆环的位置预埋梁PVC套管,预制柱内预埋两排柱PVC套管,每个柱PVC套管的底端预埋一个柱底螺帽,柱纵筋穿设在柱PVC套管内并与柱底螺帽螺纹连接,前一根预制梁通过L型上槽口与相邻根的预制梁的L型下槽口卡接,预制柱顶部的柱纵筋向上依次穿过前一根预制梁的L型上槽口下方的梁PVC套管和U型槽口、上槽口圆环和下槽口圆环、后一根预制梁的L型下槽口上方的梁PVC套管和U型槽口,柱纵筋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柱顶螺帽。
[0006]所述的预制梁的两端均开设有个U型槽口。
[0007]所述的梁受压钢筋和梁受拉钢筋的两端车制有螺纹,上槽口圆环、下槽口圆环和U型槽口圆环上开设有螺纹孔,梁受压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上槽口圆环和U型槽口圆环连接,梁受拉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下槽口圆环和U型槽口圆环连接。
[0008]所述的预制柱上预制两排柱PVC套管,每排设置个柱PVC套管。
[0009]所述的上槽口圆环、下槽口圆环和U型槽口圆环平行于预制梁宽度方向,从而使柱纵筋垂直穿过上槽口圆环、下槽口圆环和U型槽口圆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现场不需要大量浇筑混凝土,也不需要局部设置临时支撑,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快速拼装建造,无需现场浇筑,同时还能保证连接节点处钢筋的连续性,能够满足结构受力变形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连接节点处钢筋与圆环连接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预制梁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预制柱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预制梁;11

梁受拉钢筋;12

下槽口圆环;13

梁受压钢筋;14

上槽口圆环;15

L型上槽口;16

L型下槽口;17

U型槽口;18

梁PVC套管;19

U型槽口圆环;2

柱底螺帽;3

预制柱;31

柱PVC套管;4

柱纵筋;5

柱顶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1、预制柱3、柱纵筋4,预制梁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L型上槽口15和L型下槽口16,预制梁1的两端剩余部分开设有U型槽口17,预制梁1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上槽口15的部位预埋梁受压钢筋13,梁受压钢筋13伸入L型上槽口15的一端连接有上槽口圆环14,梁受压钢筋13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17,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19,预制梁1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下槽口16的部位预埋梁受拉钢筋11,梁受拉钢筋11伸入L型下槽口16的一端连接有下槽口圆环12梁受拉钢筋11的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17,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19,预制梁1的两端对应上槽口圆环14和下槽口圆环12的位置预埋梁PVC套管18,预制柱3内预埋两排柱PVC套管31,每个柱PVC套管31的底端预埋一个柱底螺帽2,柱纵筋4穿设在柱PVC套管31内并与柱底螺帽2螺纹连接,前一根预制梁1通过L型上槽口15与相邻根的预制梁1的L型下槽口16卡接,预制柱3顶部的柱纵筋4向上依次穿过前一根预制梁1的L型上槽口15下方的梁PVC套管18和U型槽口17、上槽口圆环14和下槽口圆环12、后一根预制梁1的L型下槽口16上方的梁PVC套管18和U型槽口17,柱纵筋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柱顶螺帽5。
[0017]所述的预制梁1的两端均开设有3个U型槽口17,预制梁1在工厂预制时,纵向的纵向筋4位置处由梁PVC套管18代替,梁受压钢筋13和梁受拉钢筋11正常绑扎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梁受压钢筋13和梁受拉钢筋11均需伸出混凝土成型面指定长度。
[0018]所述的梁受压钢筋13和梁受拉钢筋11的两端车制有螺纹,上槽口圆环14、下槽口圆环12和U型槽口圆环19上开设有螺纹孔,梁受压钢筋1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上槽口圆环14和U型槽口圆环19连接,梁受拉钢筋1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下槽口圆环12和U型槽口圆环19连接。
[0019]所述的预制柱3上预制两排柱PVC套管31,每排设置3个柱PVC套管31,预制柱3在工厂生产时,纵向受力的柱纵筋4位置处由柱PVC套管31代替,钢筋正常绑扎后进行混凝土浇筑,预制柱3底预埋柱PVC套管31位置处各接一个柱底螺帽2,用于连接预制柱3的纵向筋4,同时保证柱底螺帽2的螺纹与纵向筋4螺纹匹配。
[0020]所述的上槽口圆环14、下槽口圆环12和U型槽口圆环19平行于预制梁1宽度方向,
从而使柱纵筋4垂直穿过上槽口圆环14、下槽口圆环12和U型槽口圆环19。
[0021]预制梁1运至现场后,首先对预制梁1两端伸出的梁受压钢筋13和梁受拉钢筋11端头进行清洁处理,处理完成后,梁受压钢筋1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上槽口圆环14和U型槽口圆环19连接,梁受拉钢筋1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下槽口圆环12和U型槽口圆环19连接。同时对预埋梁PVC套管18进行清洁处理,保证纵向筋4能够正常穿过梁PVC套管18,预制柱3运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梁(1)、预制柱(3)、柱纵筋(4),预制梁(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L型上槽口(15)和L型下槽口(16),预制梁(1)的两端剩余部分开设有U型槽口(17),预制梁(1)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上槽口(15)的部位预埋梁受压钢筋(13),梁受压钢筋(13)伸入L型上槽口(15)的一端连接有上槽口圆环(14),梁受压钢筋(13)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17),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19),预制梁(1)内沿长度方向对应L型下槽口(16)的部位预埋梁受拉钢筋(11),梁受拉钢筋(11)伸入L型下槽口(16)的一端连接有下槽口圆环(12)梁受拉钢筋(11)的另一端伸入U型槽口(17),并连接有U型槽口圆环(19),预制梁(1)的两端对应上槽口圆环(14)和下槽口圆环(12)的位置预埋梁PVC套管(18),预制柱(3)内预埋两排柱PVC套管(31),每个柱PVC套管(31)的底端预埋一个柱底螺帽(2),柱纵筋(4)穿设在柱PVC套管(31)内并与柱底螺帽(2)螺纹连接,前一根预制梁(1)通过L型上槽口(15)与相邻根的预制梁(1)的L型下槽口(16)卡接,预制柱(3)顶部的柱纵筋(4)向上依次穿过前一根预制梁(1)的L型上槽口(15)下方的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睿郝宏志王海艳辛忠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