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焊接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焊接冷却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每经过2‑3道焊接后焊缝温度可升至
200℃
左右,而过高温度将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当焊缝层间温度小于
150℃
时则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
因此焊接过程中层间温度的控制对焊缝质量是否合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对于不锈钢焊接时主要利用如下方法进行层间温度控制:
[0003]方法1:自然冷却,即在下道焊缝焊接前,通过自然环境空冷方式等至焊缝温度低于
150℃
以下
。
[0004]方法2:淋水冷却,即在下道焊缝焊接前,通过直接向待焊焊缝淋水方式将焊缝温度降至
150℃
以下
。
[0005]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的锈钢管焊接的冷却装置,且现有冷却方法有如下不足:
[0006]第一
、
由于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小,在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不锈钢管焊接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圆形的第一堵板
(100)
和第二堵板
(101)
,第一堵板与第二堵板之间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条形连接板
(106)
连接固定,连接板横向设置,连接板一端与第一堵板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
(105)
与第二堵板活动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板沿堵板周向等间距设置;在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外侧
、
沿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周向边缘设置有连续的方形槽
(102)
,方形槽内放置有气囊
(104)
,方形槽的开口向外,气囊与待焊管件
(400)
的内表面相接触;第一堵板中心固定有导入机构
(300)
,导入机构包含紧固基座
(304)
和转体
(301)
,转体一端带有限位挡块
(309)
,转体远离限位挡块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防水轴承
(303)、
紧固基座
、
第二防水轴承
(305)、
螺母
(302)
,导入机构通过紧固基座与第一堵板固定,进入管路
(307)、
排出管路
(306)
穿过转体中心进入第一堵板内部,位于第一堵板
、
第二堵板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焊接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端部开有方形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宇,李光辉,于训达,刘小朋,杨岳山,杨波,孙迪,刘东,刘海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