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83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属于底护板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两层金属板,两层金属板之间设置有两层热塑性膜,两层热塑性膜之间设置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底护板强度可达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


[0001]本技术涉及底护板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托底是道路交通事故中一种常见类型,指的是汽车底盘零件与地面或地面的突起物发生接触,汽车的底部受到撞击。汽车过减速带、撞击路沿、上坡顶、走坑洼路以及压过路面上的石头或砖块时,都可能发生托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对预防新能源汽车托底事故的发生尤其重要,因为新能源汽车发生托底事故后,动力电池会受到挤压和撞击,从而导致动力电池包变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0003]针对新能源汽车,为预防汽车发生托底事故而影响到动力电池,通常采用在动力电池底部加装底护板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底护板一般可以选择金属或塑料材质加装。对于普通的塑料底护板,在遇到碰撞剐蹭后,塑料底护板的强度不够,通常也会产生裂痕,如果撞击力度较大,很可能里面的电池也会受到损坏;而对于金属底护板,虽然提高了结构强度,但质量较大,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强度可达500

750MPa,远优于纯铝合金底护板和纯塑料底护板,能够更好地保护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碎石对动力电池的撞击;且相比于纯铝合金底护板,减重效果提高20

30%。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包括两层金属板,两层金属板之间设置有两层热塑性膜,两层热塑性膜之间设置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层。
[0007]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为金属铝合金板。
[0008]优选地,所述热塑性膜采用PES热熔胶膜。
[0009]优选地,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为浸渍有树脂的三维编织立体织物,三维编织立体织物由X、Y、Z向纱线同时编织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纱线采用玄武岩纤维。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 本技术的复合底护板强度可达500

750MPa,是纯铝合金底护板强度的1.5

2倍,是纯塑料底护板强度的10

15倍;相比于纯铝合金底护板,减重效果提高20

30%,且强度显著优于塑料,能够更好地保护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碎石对动力电池的撞击。
[0013]2. 本技术的底护板外层为金属铝合金板,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持续腐蚀的氧化膜,使得底护板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对于经常行驶在涉水、潮湿环境
中的新能源汽车,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锈作用,保证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4]3. 当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进行高速行驶时,本技术的底护板内部的玄武岩纤维能够提供更好的吸音、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金属板;2、热塑性膜;3、树脂基复合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包括两层金属板1,两层金属板1之间设置有两层热塑性膜2,两层热塑性膜2之间设置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层3。其中,金属板1采用金属铝合金板,金属铝合金板采用6系铝合金,厚度为0.2

1mm。热塑性膜2采用PES热熔胶膜,熔融温度为115

125℃,厚度为0.05

0.2mm,能够提高复合底护板的剥离强度。树脂基复合材料层3为浸渍有环氧树脂的三维编织立体织物,厚度为0.5

2mm;三维编织立体织物是采用120锭子三维编织机,通过X、Y、Z向玄武岩纤维同时编织而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经裁剪成所需形状后可供使用。
[0021]玄武岩纤维具有优异的吸音、隔音效果,其吸音系数范围在0.9

1,能够极大限度地降低风噪。同时,本实施例的底护板采用铝合金、热塑性膜、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对于经常行驶在涉水、潮湿环境中的新能源汽车,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锈作用,保证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0022]本实施例的复合底护板强度可达500

750MPa,是纯铝合金底护板强度的1.5

2倍,是纯塑料底护板强度的10

15倍;相比于纯铝合金底护板,减重效果提高20

30%,且强度显著优于塑料,能够更好地保护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碎石对动力电池的撞击。
[0023]此外,本实施例的复合底护板可以在任意位置打孔,不受车型固定螺丝孔位影响,安装便捷,对于不易通过铆接形式进行连接的底盘,本实施例的复合底护板还可采用胶接的连接方式。
[0024]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
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包括两层金属板,其特征在于,两层金属板(1)之间设置有两层热塑性膜(2),两层热塑性膜(2)之间设置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层(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为金属铝合金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龙张振翀杜会军张冬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国创中心先进车用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