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边筒及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63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边筒及包装装置,属于包装设备,其中,折边筒,包括:筒体,其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呈前后贯穿设置,所述第一腔朝左敞开,所述第一腔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腔的右端互相连通,所述第二腔朝前敞开;第一导向件,其与所述筒体连接,并设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右端,所述第一导向件自所述第一腔往所述第二腔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采用该折边筒实现上下两层包装膜的折边,配合装订器械的封闭,有利于增强上下两层包装膜的连接稳定性,可使得折边后的包装膜的边沿更为平整,以增强对沙发等家具的包装效果。家具的包装效果。家具的包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边筒及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折边筒及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沙发等家具在运输过程中划伤、损坏等问题的出现,沙发等家具在运输前,需要进行包装处理,例如将包装袋包裹在沙发等家具的外部,并对包装袋封口,以实现对沙发等家具的保护。
[0003]目前的封口处理普遍是工人将上下两层包装膜简单叠加后,利用封口胶、订书机等装订器具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封闭,但普遍存在封口不牢固、封口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折边筒,包括,筒体,其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呈前后贯穿设置,第一腔朝左敞开,第一腔的右端与第二腔的右端互相连通,第二腔朝前敞开;第一导向件,其与筒体连接,并设于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右端,第一导向件自第一腔往第二腔延伸,第一导向件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第一导向件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边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筒体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呈前后贯穿设置,且第一腔朝左敞开设置,两层包装膜可从筒体的后端和左端处穿入第一腔内,第一腔的右端与第二腔的右端互相连通,且第一导向件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在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可使得两层包装膜均由第一腔往第二腔翻折,且第一腔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两层包装膜穿入第二腔后,在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可使得两层包装膜的边沿逐渐对折,以便于在装订器具的装订下,实现包装袋的封口,相较于上下两层包装膜简单叠加的方式而言,采用该折边筒可实现两层包装膜的折边,配合装订器械的封闭,有利于增强包装袋在封口处的连接稳定性,且通过第一腔的宽度限制,可使得折边后的包装膜的边沿更为平整,以增强对沙发等家具的包装效果。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的后端与第一导向件的前端连接,第二导向件与第二腔相对,第二导向件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第二导向件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
[0008]该折边筒还包括第二导向件,两层包装膜穿过第一腔并往第二腔翻折,由于第二导向件与第二腔相对,且第二导向件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第二导向件可对往下翻折的包装膜起承托作用,且通过第二导向件的承托、导向,可使得两层包装膜向下翻折的角度逐渐增大,以使得两层包装膜逐渐对折,使得翻折后的包装膜易于穿入第二腔内,穿出该折边筒的两层包装膜均处于对对折状态,在装订器具的封闭作用下,可实现对包装袋的封口处理,且封口更加牢固。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筒体连
接,且位于第二腔的后端,第一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第一导向板的上端与第二腔的下端相接。
[0010]具体的,为使得往下翻折后的包装膜更容易穿入第二腔内,该折边筒还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筒体连接,且位于第二腔的后端,第一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且第一导向板的上端与第二腔的下端相接,在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的引导作用下,可使得包装膜逐渐向下翻折,并输送至第一导向板处,顺着第一导向板往上倾斜的斜度,可使得翻折后包装膜顺利穿入第二腔内,以实现两层包装膜的共同对折,第一导向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包装膜在第二腔的后端堆积、堵塞的问题出现。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第三导向件,第三导向件的两端呈左右延伸设置,第三导向件的左端与第二导向件的前端连接,第三导向件与第一导向板的上表面连接。
[0012]该折边筒还包括第三导向件,第三导向件的左端与第二导向件的前端连接,且第三导向件与第一导向板的上表面连接,第三导向件可作为第二导向件与第一导向板连接的桥梁,在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三导向件的引导下,可使得包装膜向下翻折,且包装膜的翻折角度逐渐增大,并使得翻折后的包装膜输送至第一导向板处,顺着第一导向板斜度,以使得包装膜穿入第二腔内,通过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三导向件和第一导向板的依次连接,可确保包装膜翻折和输送的连续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与筒体连接,且位于第一腔的后端,第二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第二导向板的上端与第一腔的下端相接;和/或,
[0014]折边筒还包括第三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与筒体连接,且位于第一腔的后端,第二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倾斜,第三导向板的下端与第一腔的上端相接。
[0015]可选的,考虑到包装膜的边沿受自重影响而下垂的现象,该折边筒还包括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位于第一腔的后端,第二导向板的上端与第一腔的下端相接,且第二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包装膜下垂的边沿在第二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可穿入第一腔内,以使得包装膜逐渐翻折,第二导向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包装膜在第一腔的后端堆积、堵塞的问题出现;可选的,考虑到部分包装膜的边沿存在翘边的现象,该折边筒还包括第三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位于第一腔的后端,第三导向板的下端与第一腔的上端相接,且第三导向板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倾斜,包装膜上翘的边沿在第三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可穿入第一腔内,以实现包装膜的翻折,第三导向板的设置有利于摊平包装膜的边沿,以避免包装膜在第一腔的后端堆积、堵塞的问题出现。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筒体包括左立板、右立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第一横板和第三横板的右端均与右立板连接,第二横板的左端与左立板连接,第一腔位于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第二横板与右立板间隔设置,第二腔位于第二横板与第三横板之间。
[0017]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右端均与右立板连接,而第二横板的左端与左立板连接,第一腔位于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以使得第一腔前后贯穿且朝左敞开,第二腔位于第二横板与第三横板之间,第二横板与右立板间隔布置,以实现第一腔的右端与第二腔的右端的互相连通,穿入第一腔的包装膜在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可逐渐向下翻折并往第
二腔输送,当翻折后的包装膜穿入第二腔后,使得包装膜处于对折状态,配合装订器具的封闭作用下,可实现对包装袋的对折封口处理,且有利于提高包装袋的封口稳定性和平整度。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第一螺纹件,第一横板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设有呈上下延伸的第一腰形孔,右立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螺纹件穿过第一腰形孔和第一安装孔,以连接第一横板与右立板。
[0019]考虑到各种包装膜的厚度存在差异,第一横板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板,且第一连板上设有呈上下延伸的第一腰形孔,第一螺纹件穿过第一腰形孔和第一安装孔后,可实现第一横板与右立板的可拆连接,且通过调节第一螺纹件在第一腰形孔的高度位置,从而可调节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的间距,即调节第一腔的高度,以满足各种厚度不同的包装膜的使用需求。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边筒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边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0),其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腔(110)和第二腔(120),所述第一腔(110)呈前后贯穿设置,所述第一腔(110)朝左敞开,所述第一腔(110)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腔(120)的右端互相连通,所述第二腔(120)朝前敞开;第一导向件(210),其与所述筒体(100)连接,并设于所述第一腔(110)和所述第二腔(120)的右端,所述第一导向件(210)自所述第一腔(110)往所述第二腔(120)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210)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210)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边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件(220),所述第二导向件(220)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导向件(210)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220)与所述第二腔(120)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220)自后往前由右向左延伸,所述第二导向件(220)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边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板(310),所述第一导向板(310)与所述筒体(100)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腔(120)的后端,所述第一导向板(310)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导向板(31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腔(120)的下端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边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向件(230),所述第三导向件(230)的两端呈左右延伸,所述第三导向件(230)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导向件(220)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导向件(230)与所述第一导向板(310)的上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边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板(320),所述第二导向板(320)与所述筒体(100)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腔(110)的后端,所述第二导向板(320)自后往前由下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导向板(32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腔(110)的下端相接;和/或,所述折边筒还包括第三导向板(330),所述第三导向板(330)与所述筒体(100)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腔(110)的后端,所述第二导向板(320)自后往前由上向下倾斜,所述第三导向板(330)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腔(110)的上端相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包括左立板(130)、右立板(140)、第一横板(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业苏杰张广铭李通信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