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53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用在氨基酸缩合反应和脱保护反应过程中,包括反应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肽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高通量

低消耗

快速合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与传统的药物开发程序相比,为生化反应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小型化和高度可控的环境,当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与分析检测方法集成联用时,能够进行高通量筛选和评估,有效降低了药物研发的时间和成本,对尺度转换和评估过程的经济可行性具有高价值

[0003]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都是在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形式下进行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微流控芯片进行肽合成时,反应液与固相载体只能单向流动反应,固载树脂在出口位置挤压聚集严重,导致树脂上负载的活性位点无法与反应液充分接触反应,存在树脂球破裂情况,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效率,很难实现更长肽链的合成

(2)使用现有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合成反应,合成结束后通道中的固载树脂在通道直角处(死角处)易堆积黏壁,不易排出,导致芯片二次使用性能降低或无法重复使用,进而增大了研发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多肽固相合成的脱保护反应和氨基酸缩合反应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能够使反应液与固相载体充分接触反应,且反应芯片可重复利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用在氨基酸缩合反应和脱保护反应过程中,该合成装置包括反应芯片

进样器以及逆推器,所述反应芯片内设有反应微通道,所述反应芯片的入口通过管道
A
连通至进样器的输出端,所述反应芯片的出口通过管道
B
连通至逆推器的输出端

[0006]优选地,所述逆推器的容量大于流入逆推器内部的溶液最大容积

[0007]优选地,所述逆推器竖向布置且高于进样器

[0008]优选地,所述反应微通道采用蛇形微通道且其转弯处采用平滑弯角设计

[0009]优选地,所述反应芯片采用玻璃材质

[0010]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多肽固相合成全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能够使反应液与固相载体充分接触反应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包括反应芯片

进样器

逆推器以及三通滤头,所述反应芯片内设有蛇形微通道,所述反应芯片的入口通过管道
A
连通至进样器的输出端,所述反应芯片的出口通过管道
B
连通至三通滤头,所述三通滤头的第一出口连通至逆推器的输出端,所述三通滤头的第二出口为反应液出口,所述三通滤头上结合有阀,所述阀用于控制第二出口开关或者用于导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一个

[0012]优选地,所述逆推器的容量大于流入逆推器内部的溶液最大容积

[0013]优选地,所述逆推器竖向布置且高于进样器

[0014]优选地,所述反应微通道采用蛇形微通道且其转弯处采用平滑弯角设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在反应芯片入口和出口端分别设置进样器和逆推器,使得反应液与固载树脂在微通道中进行双向连续流循环反应,充分接触反应,混流效果大大提升,有效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且在反应结束后,固载树脂能够顺利的全部排出反应芯片

无残留,反应芯片能够进行重复利用,有效降低了应用的成本

[0017]本技术通过设计与制备微流控芯片反应器内部通道结构,蛇形弯角的平滑处理,因此当固载树脂流经弯角处时,即可顺畅通过,无粘附挂壁情况,且长时间反应后固载树脂仍形态完好,几乎无破损情况,能进行更长时间的反应,适用于合成长链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
10、
反应芯片;
20、
进样器;
30、
逆推器;
40、
三通滤头;
100、
反应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2]实施例1[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用在氨基酸缩合反应和脱保护反应过程中,该合成装置包括反应芯片
10、
进样器
20
以及逆推器
30
,所述反应芯片
10
内设有反应微通道
100
,所述反应芯片
10
的入口通过管道
A
连通至进样器
20
的输出端,所述反应芯片
10
的出口通过管道
B
连通至逆推器
30
的输出端,颗粒状的固载树脂置于反应微通道
100
内且不固定,缩合反应或脱保护反应时,通过进样器
20
将反应液(脱保护液或活化氨基酸液)送入反应微通道
100
,然后利用进样器
20
和逆推器
30
的双向推拉作用使得反应液与固载树脂在反应微通道
100、
管道
A
和管道
B
内往复混流并进行相应反应,反应液与固载树脂上的活性位点充分接触反应,有效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芯片
10
采用玻璃材质,强耐腐,具备能长时间进行稳定合成的的优良性能,也可以从外部直接观察到内部反应微通道
100
内的情况

所述管道
A
和管道
B
可采用特氟龙材质,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耐腐蚀性

密封性

高润滑不粘性

[0025]本实施例的反应芯片
10
内部的反应微通道
100
采用蛇形微通道且其转弯处采用平滑弯角设计,反应过程中,固载树脂分散在反应液中并在反应微通道
100
内均匀的动态流动,因蛇形弯角的平滑处理,当固载树脂流经弯角处时,即可顺畅通过,无粘附挂壁情况,且长时间反应后固载树脂仍形态完好,几乎无破损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用在氨基酸缩合反应和脱保护反应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芯片

进样器以及逆推器,所述反应芯片内设有反应微通道,所述反应芯片的入口通过管道
A
连通至进样器的输出端,所述反应芯片的出口通过管道
B
连通至逆推器的输出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推器的容量大于流入逆推器内部的溶液最大容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推器竖向布置且高于进样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微通道采用蛇形微通道且其转弯处采用平滑弯角设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固相肽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芯片采用玻璃材质
。6.
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佳鑫何润泽洪文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胜泽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