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感模组及厨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53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感模组及厨用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感模组及厨用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温感模组及厨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油烟机和集成灶均具有除油烟功能,能够将炉头燃烧的废气以及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排出室外,以净化厨房环境

部分油烟机和集成灶具有温度检测功能,利用设置于灶台上方的温感探头来获取炉头处温度,根据炉头的温度智能调节风挡,以实现智能化

[0003]目前,温感探头设置于壳体内,壳体通过底座和上盖装配形成容纳温感探头的腔体

现有上盖和底座之间的密封效果差,仍存在一定装配缝隙,导致油烟能够通过该装配缝隙进入壳体内,影响温感探头检测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风挡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感模组及厨用电器,能够解决因壳体密封效果差而影响温度检测准确性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温感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温感探头,所述温感探头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外部的温度,所述壳体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敞口,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密封部;
[0008]上盖,与所述底座连接以覆盖所述敞口,所述上盖具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部为线接触

[0009]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接触部和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接触部线接触

[0010]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为迷宫结构

[0011]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和
/
或所述第二密封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侧侧面为所述接触部

[0012]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
[0013]和
/
或,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0014]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并形成台阶状结构的配合面,至少一个所述配合面为所述接触部

[0015]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接触部,至少另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出部

[0016]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接触部为平面,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表面为曲面;
[0017]或,所述接触部为平面

曲面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凸出部具有至少一个棱边,所述棱边与所述接触部接触;
[0018]或,所述接触部为曲面,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表面为曲面

[0019]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多面接触

[0020]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环绕所述敞口的周向形成线接触

[0021]作为上述的温感模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夹持有柔性材料层

[0022]一种厨用电器,包括主机以及上述的温感模组,所述主机具有进烟口及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温感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机上,所述风机与所述温感模组通讯连接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的温感模组中,上盖和底座之间的密封结构形成线接触,能够减小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接触面积,以在相同压力的情况下,使接触点局部压强变大,可以有效弥补因零件不平整带来的密封不牢的问题

[0025]本技术提供的厨用电器采用上述的温感模组,上盖和壳体的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油烟影响温感模组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厨用电器与灶具的侧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感模组的剖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供的凸出部与接触部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结构处形成单个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结构处形成两个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结构处形成台阶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感模组的爆炸图;
[0035]图
10
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盖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0036]图
11
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
12
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00、
厨用电器;
10、
机体;
20、
温感模组;
2111、
底座;
21112、
第二半槽;
2112、
上盖;
21121、
第一半槽;
21122、
第一抵接部;
21123、
第二抵接部;
21124、
抵接筋;
2113、
密封结构;
21131、
第一密封部;
21132、
第二密封部;
21133、
配合面;
21134、
第一凹槽;
2114、
柔性材料层;
212、
温感探头;
213、
安装座;
2131、
底板;
2132、
支撑台;
21321、
定位面;
21322、
容纳孔;
2133、
支柱;
21331、
定位槽;
21332、
槽体;
216、
控制器;
200、
灶具;
201、
炉头;
a、
中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温感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温感探头
(212)
,所述温感探头
(212)
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外部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
(2111)
,所述底座
(2111)
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敞口,所述底座
(2111)
具有第一密封部
(21131)
;上盖
(2112)
,与所述底座
(2111)
连接以覆盖所述敞口,所述上盖
(2112)
具有第二密封部
(21132)
,所述第一密封部
(21131)
与所述第二密封部
(21132)
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2113)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部
(21131)
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部
(21132)
为线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
(2113)
包括接触部和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接触部线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
(2113)
为迷宫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
(21131)

/
或所述第二密封部
(21132)
具有第一凹槽
(21134)
,所述第一凹槽
(21134)
的至少一侧侧面为所述接触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
(21134)
设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和
/
或,所述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张玉杜文强吕春明阮华平余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