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及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网络系统中,广泛采用
Modbus(
包括
Modbus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和
Modbus RTU(Remote Terminal Unit
,远方数据终端
)
通信协议,工业网络包括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和无线通信,其中,工业以太网使用
Modbus TCP
协议,现场总线使用
Modbus RTU
,无线通信使用
Modbus TCP。Modbus
协议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的平衡型应答通信协议,已经成为通用工业标准
。Modbus
协议支持传统的串口
(RS
‑
232、RS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站,包括:将校时请求发送至从站,以便所述从站基于所述校时请求进行应答返回相应的校时应答报文;接收所述从站返回的所述校时应答报文,获取所述校时应答报文中携带的应答报文发送时刻;基于通信协议的类型对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相应的传输时长估算值;基于所述应答报文接收时刻
、
所述传输时长估算值和所述应答报文发送时刻确定出用于进行校时的时间偏差信息;确定本地的当前待校准时间,并利用所述时间偏差信息对所述当前待校准时间进行相应的校准操作,以得到本地的校准后时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通信协议的类型对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相应的传输时长估算值,包括:基于所述通信协议的类型对所述校时应答报文从所述从站被传输至所述主站的数据链路层时对应的传输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第一时长估算值;基于本地的应用程序对所述数据链路层中的所述校时应答报文进行扫描时对应的预设扫描周期,估算所述校时应答报文到达所述数据链路层时的到达时刻与所述应用程序成功从所述数据链路层中获取到所述校时应答报文时的获取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以得到第二时长估算值;利用所述第一时长估算值和所述第二时长估算值计算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估算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协议的类型对所述校时应答报文从所述从站被传输至所述主站的数据链路层时对应的传输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第一时长估算值,包括:若所述通信协议为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协议,则通过在本地的所述数据链路层与所述从站之间执行若干次
ping
命令;获取所述若干次
ping
命令中的往返时延,以得到若干次往返时延;计算所述若干次往返时延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与第一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长估算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协议的类型对所述校时应答报文从所述从站被传输至所述主站的数据链路层时对应的传输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第一时长估算值,包括:若所述通信协议为基于串口的通信协议,则确定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报文字节长度;基于所述报文字节长度
、
所述数据链路层在传输时采用的数据位个数
、
校验位个数
、
停止位个数以及波特率对第一时长进行估算,以得到第一时长估算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报文字节长度,包括:确定与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对应的寄存器数量;
计算所述寄存器数量与第二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结果,并基于所述乘积结果确定所述校时应答报文的报文字节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对应的寄存器数量,包括: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的类型确定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并利用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对应的寄存器数量;其中,所述报文模式包括预设宽松模式以及预设紧凑模式,并且,所述预设宽松模式对应的寄存器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紧凑模式对应的寄存器数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的类型确定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包括:若所述通信协议为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协议,则将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确定为所述预设宽松模式;若所述通信协议为基于串口的通信协议,则将所述从站的报文模式确定为所述预设紧凑模式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网络通信从站对主站授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本地的应用程序对所述数据链路层中的所述校时应答报文进行扫描时对应的预设扫描周期,估算所述校时应答报文到达所述数据链路层时的到达时刻与所述应用程序成功从所述数据链路层中获取到所述校时应答报文时的获取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以得到第二时长估算值,包括:基于本地的应用程序对所述数据链路层中的所述校时应答报文进行扫描时对应的预设扫描周期与第三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结果,估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