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832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口(12)和排气风帽(11),其特征在于,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12)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22),喷气管(22)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支气管(21)相通连接,喷气管(22)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12)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222)将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21)分别与一气管(25)相通连接,气管(25)接气源;所述喷气管(22)上均匀开有数个气孔(221),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20°至70°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这种渣仓可以有效提高渣仓容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延长炉渣的脱水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渣仓,特别是一种能有效提高空间有效利用率的渣仓。
技术介绍
现在的火电厂使用的能源一般都是煤炭,煤炭在燃烧后形成的炉渣温度比较高, 一般需要在先倾倒到水中降温,然后再将降了温的炉渣捞出来通过渣仓顶中部的卸料口装 进渣仓。由于炉渣的含水率非常高,因此炉渣的流动性也就比较差,在渣仓中就形成一个锥 形的堆积,从而使渣仓的容积的有效率就很低,大约只有40%左右;当渣仓不能再往里卸 灰渣的时候,就需要尽快将灰渣运走,因为渣仓的有效利用率低,装进渣仓的灰渣需要快速 的运走,含水量极高的灰渣脱水的时间比较短,炉渣的含水率偏高会易产生二次污染,如装 车、运输、卸车过程的漏水、析水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渣仓,这种 渣仓可以有效提高渣仓容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延长炉渣的脱水时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口和排气风帽,渣仓本体顶 部内侧的卸料口周围均勻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喷气管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支气管 相通连接,喷气管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将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 分别与一气管相通连接,气管接气源;所述喷气管上均勻开有数个气孔,喷气管与水平面成 20°至70°夹角设置。作为优选,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周围均勻设置有2至6根喷气管。上述的每根喷气管分别固结有支架,支架固定于渣仓顶部内侧。上述的支气管与气源之间的气管设置有气动阀。上述的各支气管分别设置有带刻度盘球阀。作为优选,上述的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30°至40°夹角优选设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喷气系统装置,可以将卸进来的炉渣吹散,使炉渣在渣仓内不会出现锥形 堆积,从而使渣仓有效利用率可以提高到80% ;2、可以延长炉渣在渣仓内的脱水时间,使炉渣的含水率降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渣仓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渣仓的喷气管原理图。图中标记1为渣仓本体,11为排气风帽,12为卸料口,21为支气管,22喷气管, 221为气孔,222为堵头,23为气动阀,231为带刻度盘球阀,24为支架,25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1,渣仓本体的顶部 中间部位设置有卸料口 12,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风帽11,在渣仓本体顶部 内侧的卸料口 12周围均勻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22,喷气管22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 支气管21相通连接,喷气管22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 12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222将 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21分别与一气管25相通连接,气管25接气源;所述喷气管22上均 勻开有数个气孔221,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20°至70°夹角设置。在使用本技术公开的渣仓时,打开气源,气流通过气管25和支气管21传送至 喷气管22,喷气管22上均勻设置的气孔221向各个方向喷吹气流,将通过卸料口 12卸进来 的炉渣吹散,使炉渣均勻的散落至渣仓本体内部,从而不会出现锥形堆积,从而提高渣仓容 积的有效利用率,也可以延长炉渣的脱水时间,使炉渣的含水率降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作为优选,上述的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 12周围均勻设置有2至6根喷气管 22,可以达到较优的效果。上述的每根喷气管22分别固结有支架24,支架24固定于渣仓顶部内侧。支架24 用于安装固定喷气管。上述的支气管21与气源之间的气管25设置有气动阀23。气动阀23的用于截止 或打开与气源的连接。上述的各支气管21分别设置有带刻度盘球阀231。该阀带刻度盘球阀231主要用 于根据仓顶进渣偏离中心程度,调节各支管气量,使之进渣能均勻散落到四周。上述的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30°至40°夹角优选设置。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 30°至40°夹角可达到最优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口(12)和排气风帽(11),其特征在于,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12)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22),喷气管(22)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支气管(21)相通连接,喷气管(22)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12)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222)将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21)分别与一气管(25)相通连接,气管(25)接气源;所述喷气管(22)上均匀开有数个气孔(221),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20°至70°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仓,其特征在于,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12)周围均 勻设置有2至6根喷气管(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仓,其特征在于,每根喷气管(22)分别固结有支架(24), 支架(24)固定于渣仓顶部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仓,其特征在于,支气管(21)与气源之间的气管(25)设置 有气动阀(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仓,其特征在于,各支气管(21)分别设置有带刻度盘球阀 (2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仓,其特征在于,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30°至40°夹角 优选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口(12)和排气风帽(11),其特征在于,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12)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22),喷气管(22)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支气管(21)相通连接,喷气管(22)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12)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222)将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21)分别与一气管(25)相通连接,气管(25)接气源;所述喷气管(22)上均匀开有数个气孔(221),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20°至70°夹角设置。本技术公开的这种渣仓可以有效提高渣仓容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延长炉渣的脱水时间。文档编号B65G69/02GK201660244SQ20102016350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万屹, 易礼容, 潘莉, 秦学, 许华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渣仓,包括渣仓本体,渣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卸料口(12)和排气风帽(11),其特征在于,渣仓本体顶部内侧的卸料口(12)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2根喷气管(22),喷气管(22)的一端与渣仓本体外侧的支气管(21)相通连接,喷气管(22)的另一端集中于卸料口(12)下部的中线,并通过堵头(222)将其端部封闭;各支气管(21)分别与一气管(25)相通连接,气管(25)接气源;所述喷气管(22)上均匀开有数个气孔(221),喷气管(22)与水平面成20°至70°夹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易礼容秦学万屹潘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