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31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包括隔振平台(4)、真空室(5)以及设置在真空室(5)内的桁架(1),所述真空室(5)通过支脚(8)固定于隔振平台(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5)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通孔(13),所述桁架(1)下方设置有与通孔数量相应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分别穿过相应的通孔(13)后支撑于隔振平台上,所述支撑腿(2)与通孔(13)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件(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的技术问题,具有较高光学性能、大口径长焦距离轴平行光管的主结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有较高光学性 能要求、大口径长焦距离轴平行光管的主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光学相机的制造中,通常需要用平行光管来测试其光学性能。对于大口径长焦 距相机,需要所用平行光管的通光口径不小于被检相机的口径,平行光管的焦距长于被检 相机的焦距。因此,高性能的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对研制大口径长焦距相机非常重要。 而连接光学元件并保持其严格位置关系的主结构对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的光学性能有 很大影响,通常采用连接筒或光具座的结构型式,并安放在隔振平台上。平行光管的基频越 高,隔振的效果越好。现有的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为了避免空气扰动的影 响,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的光路也就是将主结构及光学元件置于真空室中,主结构与真 空室合为一体,或与真空室之间采用直接硬连接,这两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真空室的 变形就会直接影响主结构的变形,进而就会影响光学元件的对准。二、现有的隔振平台与桁 架之间采用硬连接,无法避免隔振平台的变形对桁架的影响。总之,现有的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了解决现有大口径长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主结构,包括隔振平台(4)、真空室(5)以及设置在真空室(5)内的桁架(1),所述真空室(5)通过支脚(8)固定于隔振平台(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5)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通孔(13),所述桁架(1)下方设置有与通孔数量相应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分别穿过相应的通孔(13)后支撑于隔振平台上,所述支撑腿(2)与通孔(13)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创许亮樊学武郝斌王炜任国瑞丁蛟腾林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