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21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包括主触点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
CN202211683703.X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推动杆部件包括弹簧座
42、
推动杆
41
和支架
43
,推动杆
41
上端固定于弹簧座
42
,弹簧座
42
上设置支架
43
,所述动触头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架
43
中,且所述动触头2与弹簧座
42
之间配合有触点弹簧7;所述辅助导电件设置在所述弹簧座
42
上,并位于所述支架
43
的旁侧;所述弹簧座
42
背对所述辅助导电件的一侧侧面设有所述凸部
421。
所述辅助导电件具体为可弹性形变的辅助簧片5,其大致呈“几”字形,且其中部固定于所述弹簧座
42
,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包括主触点结构

辅助触点结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主触点结构包括动触片,所述动触片被配置为与两主触点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点结构包括辅助推杆以及辅助导电件,所述辅助推杆的第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辅助推杆第一端的连接部设有用于供驱动机构的推动杆穿过的过孔,所述辅助推杆的连接部套在推动杆上,并轴向限位,所述辅助推杆的第二端与辅助导电件连接,所述辅助导电件设有圆弧折弯部,辅助导电件的圆弧折弯部被配置为与两辅助触片接触或分离,所述动触片套在推动杆上,动触片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限位件轴向限位于推动杆上,所述推动杆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动触片的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辅助推杆的连接部抵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铁芯组件和推动杆,所述铁芯组件包括静铁芯

动铁芯

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所述静铁芯位于线圈骨架内,所述动铁芯间隙配合在静铁芯内,所述推动杆的第一端与动铁芯连接,所述推动杆的第二端外伸出线圈骨架;所述触点盒底座与驱动机构的线圈骨架之间设有导磁板,所述导磁板设有用于供推动杆穿过的过孔,所述动铁芯与导磁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动铁芯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导磁板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推动杆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推杆的连接部的轴向一端与第一弹簧抵接,辅助推杆的连接部的轴向另一端与推动杆上设置的限位凸起抵接;所述辅助推杆的连接部的过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与推动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位于阶梯孔的大径段内,与阶梯孔内的台阶面抵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两辅助触片间隔相对设置,所述辅助触片设有一段用于与辅助导电件的圆弧折弯部接触的第一导电部,两辅助触片的第一导电部之间的间隙沿远离圆弧折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且两辅助触片的第一导电部之间的最小间隙为
L1
,两辅助触片的第一导电部之间的最大间隙为
L2
,两辅助触片中的第一辅助触片的第一导电部与辅助导电件的圆弧折弯部接触的点为第一接触点,第二辅助触片的第一导电部与辅助导电件的圆弧折弯部接触的点为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与相对的第二接触点之间沿水平方向的间距为
L

L
大于或等于
L1
且小于或等于
L2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结构的高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点盒底座

灭弧罩和第一绝缘固定架,所述触点盒底座位于驱动机构的线圈骨架上,灭弧罩罩在触点盒底座上,与触点盒底座围成绝缘室,所述触点盒底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金汪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昆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