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794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形卫星平台构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技术中卫星
,具体地,涉及
A
形卫星平台构型

更为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装载大型可展开天线的
A
形卫星平台构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有效载荷的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星载天线的尺寸也不断增大,特别是对可装载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的需求日益迫切

我国现有卫星平台的构型布局一般是立方体式的构型外加两侧双太阳翼方式,星体内部采用推进舱

服务舱

载荷舱式的分舱设计

这种构型可以满足目前将有效载荷部件保持其工作状态直接安装在卫星平台上或通过一定分块方式将卫星收拢在卫星侧面的需求,但是对于装载大型可展开天线的有效载荷的卫星而言,如果直接将有效载荷放置于卫星平台上,不仅无法满足运载给定的径向包络空间及设备的安装操作空间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运载给定的基频要求

[0003]本专利技术卫星平台装载的有效载荷为一种大型可展开天线,且该天线需在收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A
形卫星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构成封闭的截面为
A
字形的平台构型的中心桁架
(1)、
底板
(201)、+Y
上侧板
(202)、

Y
上侧板
(206)、+X
上侧板
(210)、+X
下侧板
(211)、

X
上侧板
(212)、

X
下侧板
(213)、+Y
下侧板组件


Y
下侧板组件;其中,坐标原点
O
为中心桁架
(1)
底部点式分离装置

星箭分离面的理论中心;
Z
轴为沿坐标原点垂直于星箭分离面,指向卫星;
X
轴为星箭分离面内,垂直于
Z
轴,指向
+X
上侧板
(210)
方向;
Y
轴为与
X、Z
轴成右手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A
形卫星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
+Y
下侧板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
+Y
下侧板
(203)、
第二
+Y
下侧板
(204)、
第三
+Y
下侧板
(205)
;所述

Y
下侧板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

Y
下侧板
(207)、
第二

Y
下侧板
(208)、
第三

Y
下侧板
(209)。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A
形卫星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桁架
(1)
顶端锥角的角度为
13
°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A
形卫星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桁架
(1)
通过底板
(201)、+Y
上侧板
(202)、
第一
+Y
下侧板
(203)、
第二
+Y
下侧板
(204)、
第三
+Y
下侧板
(205)、

Y
上侧板
(206)、
第一

Y
下侧板
(207)、
第二

Y
下侧板
(208)、
第三

Y
下侧板
(209)、+X
上侧板
(210)、+X
下侧板
(211)、

X
上侧板
(212)、

X
下侧板
(213)
一同分为多个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A
形卫星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底板
(201)、+Y
上侧板
(202)、
第一
+Y
下侧板
(203)、
第二
+Y
下侧板
(204)、
第三
+Y
下侧板
(205)、

Y
上侧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汀陈筠力席沛丽万向成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