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作业
,特别是涉及作业机器人
。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线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场环境下进行的电气设备安装
、
维护和升级等高风险作业
。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力操作不仅危险,效率也较低
。
带电作业机器人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
。
[0003]接线剥线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执行高压线路的接线作业和电缆维护任务
。
目前接线剥线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仍受到技术限制,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操作
。
在持续改进和创新中,机器人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更多复杂需求
。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作业臂于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作业,而为了实现作业臂的升降,机器人的机身上必然需要设置供作业臂升降的开口,从而使得机器人的防水性能受到影响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于不同高度位置进行作业且能够保证防水性能的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
(10)
,具有高度方向,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该侧壁的行程槽
(11)
;移动机构
(20)
,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
(10)
内部的移动件
(21)
和移动驱动组件
(22)
,所述移动件
(21)
包括固定部
(211)
,所述移动驱动组件
(22)
与所述移动件
(21)
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移动件
(21)
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至少一块隔水板
(30)
,每一所述隔水板
(30)
对应于一个所述行程槽
(11)
且设置于所述行程槽
(11)
内,每一所述隔水板
(30)
均包括两个沿所述高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刷毛部
(31)
和刷毛固定部
(32)
,两个所述刷毛部
(31)
相互接触;以及至少一个机械臂
(40)
,每一所述机械臂
(40)
对应于一个所述行程槽
(11)
,每一所述机械臂
(40)
均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固定部
(211)
相连接的固定配合部
(41)
,所述固定部
(211)
和所述固定配合部
(41)
中的一者穿过两个所述刷毛部
(31)
并与前述二者中的另一者相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
(21)
沿所述高度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移动件
(21)
的延伸端形成有第一连接板
(212)
,所述第一连接板
(212)
构成所述固定部
(211)
,所述机械臂
(40)
的一端设置有绝缘隔离件
(42)
,所述绝缘隔离件
(42)
一端与所述机械臂
(40)
相固定,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板
(421)
,所述第二连接板
(421)
构成所述固定配合部
(41)
,所述第一连接板
(212)
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421)
相互贴合并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机身
(10)
顶部至底部的方向,所述隔水板
(30)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
(33)、
第二部分
(34)
以及第三部分
(35)
,每一部分均包括部分的刷毛部
(31)
和部分的刷毛固定部
(32)
,所述第一部分
(33)
和所述第三部分
(35)
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高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部分
(34)
朝向所述机身
(10)
内部一侧倾斜延伸,所述机身
(10)
上设置有所述行程槽
(11)
的侧壁的形状与所述行程槽
(11)
内的所述隔水板
(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军,王毅,曲烽瑞,李梦阳,王府,武敬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