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机箱,它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1)内的机箱内腔(10),所述机箱内腔(10)为密闭腔,所述机箱内腔(1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用于热交换的散热板(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部损坏电子元件,具有散热效果好、电磁辐射低、兼容性好、噪音小、拆卸方便、牢固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箱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箱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它是电脑的骨架,可以起到通风散热、 支撑保护内部部件、屏蔽电磁辐射等作用。现有的机箱大多是基于Intel公司于1995年制 定的ATX规格标准和2004年制定的BTX规格标准设计制造的,主要由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 机箱内腔组成,计算机各个部件安装在机箱内腔内,且为了散热的需要,机箱内腔为非封闭 的腔体,机箱内腔上设有大量的开孔,通过机箱电源的风扇将机箱外部的冷空气由开孔吸 入为机箱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再由机箱电源的风扇将热空气排出机箱外。由于空气 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因此随着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增长,灰尘会在机箱内日积月累,非常不卫 生且会影响计算机内部电子元件的可靠性。而且机箱上的散热孔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机箱 上散热孔过少会降低空气通过率,影响散热效果,散热孔过多,会降低机箱的整体强度、增 大电磁辐射,现有的机箱为了散热的需要开设的散热孔在不同程度上都导致了机箱电磁辐 射较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部损坏电 子元件,散热效果好、电磁辐射低、兼容性好、噪音小、拆卸方便、牢固可靠的防尘机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尘机箱,包括箱体 和设于箱体内的机箱内腔,所述机箱内腔为密闭腔,所述机箱内腔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 用于热交换的散热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内腔内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机箱内腔分隔为主板容置腔 和至少一个导流腔,所述导流腔设于所述隔板组件与散热板之间,所述主板容置腔与导流 腔两端连通,所述机箱内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内循环风扇;所述隔板组件的上部或者隔板组件与机箱内腔的顶板之间设有上通风孔,所述隔 板组件的下部设有支承于箱体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下通风孔,所述主板容 置腔和导流腔之间通过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连通,且所述内循环风扇设于下通风孔中;所述散热板两侧均设有鳍片;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一块固定于散热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将所述机箱内腔分隔为 主板容置腔和一个导流腔,所述主板容置腔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 靠主板容置腔一侧与箱体结合的边缘嵌设有密封条;或者,所述隔板组件由第一隔板和一 个固定于散热板上的第二隔板组成,所述第一隔板为侧板和后挡板组成的L形板,所述第 二隔板与侧板平行相对放置,所述侧板和第二隔板将机箱内腔分隔为主板容置腔和主板容 置腔外侧的两个导流腔,所述箱体的后部设有与后挡板形状相吻合的安装孔,所述底板和机箱内腔的顶板上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箱体上位于散热板的外侧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 述排风口设有外循环风扇或者设有机箱电源;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散热腔的下部,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散热腔的上部,所述进 风口装设有防尘网;所述箱体上位于散热腔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第二面板;所述隔板组件上对应主板上中央处理器的安装位置、或者南北桥的安装位置、或 者中央处理器和南北桥的安装位置开设有开口。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的机箱内腔为密闭腔,机箱内腔内的空气 通过散热板实现热交换,因此机箱内腔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 腔损坏电子元件,而且可以完全兼容现有的ATX/BTX结构,具有电磁辐射低、兼容性好、噪 音小、牢固可靠的优点。隔板组件将机箱内腔分隔为主板容置腔和导流腔,主板容置腔与导 流腔两端导通且机箱内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内循环风扇,使得机箱内腔内的空气可以循环流 经散热板进行散热,散热性能更好,内循环风扇设于下通风孔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内循环风 扇对机箱内腔内空气流通的促进作用;散热板采用良导体制成且两侧设有鳍片,散热效果 好,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箱体的强度;隔板组件上可对应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的安装位置、 南北桥的安装位置开设有开口,使得主板上发热较大的重点散热部位的背面得到较好的散 热;箱体上位于散热板的外侧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可以利用外循环风扇或者设有机箱电 源自带的风扇进行主动散热,可以加强散热板的散热效果;进风口设于散热腔的下部、排风 口设于散热腔的上部,可以有效利用热空气会自动上升的原理进一步促进散热腔内的空气 流通;进风口装设有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散热腔;机箱内腔的一侧设有可拆卸的第 一面板,第一面板的边缘嵌设有第一密封条,既不影响密闭效果,又方便拆卸、可防止第一 面板震动产生噪音;箱体上位于散热腔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第二面板,可以方便对散热腔 进行拆卸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前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尘机箱的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尘机箱的散热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防尘机箱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尘机箱包括箱体1和设 于箱体1内部的机箱内腔10,机箱内腔10为密闭腔,机箱内腔10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热交 换的散热板3。4本实施例中,散热板3设于机箱内腔10前视的右侧,机箱内腔10内设有隔板组件 11,隔板组件11将机箱内腔10分隔为主板容置腔101和一个导流腔102,导流腔102设于 隔板组件11与散热板3之间,主板容置腔101与导流腔102两端连通,机箱内腔10内设 有一个内循环风扇13。隔板组件11仅由第一隔板115组成,第一隔板115为侧板1151和 后挡板1152组成的L形板,侧板1151固定于散热板3上,后挡板1152固定于箱体1的后 部,主板容置腔101和导流腔102分别设于侧板1151两侧。本实施例中的主板安装于侧板 1151上,为了便于安装主板,主板容置腔101的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面板14,第一面板14 靠主板容置腔101 —侧与箱体1结合的边缘嵌设有密封条141,密封条141可以使得第一面 板14与箱体1之间保持密闭,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又可以方便拆卸,而且还可以防止由于 箱体1震动时第一面板14发出噪音。为了提高机箱内腔10内的气流循环散热效果,隔板组件11与机箱内腔10的顶板 之间设有上通风孔111,隔板组件11的下部设有支承于箱体1上的底板112,底板112上设 有一个下通风孔113,主板容置腔101和导流腔102之间通过上通风孔111和下通风孔113 连通,且内循环风扇13设于下通风孔113中。此外也可以增加下通风孔113的数量来增加 多个内循环风扇13,也可以将内循环风扇13设于上通风孔111或者机箱内腔10内的其他 位置。如果机箱内电子元件发热不大,散热板3可以采用被动式散热;如果机箱内电子 元件发热较大,例如对于装有大量的硬盘和中央处理器且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而 言,可以通过主动散热的方式增强散热板3的散热效果,例如在散热板3上安装热管或者 风扇等。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机箱,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1)内的机箱内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腔(10)为密闭腔,所述机箱内腔(1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用于热交换的散热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六梅,肖宾宾,
申请(专利权)人:肖宾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