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砟轨道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高速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无砟轨道因具有高平顺性
、
稳定性,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等特点,在高速铁路
、
城市轨道交通
、
市域铁路上大量使用
。
装配式结构因其节省工期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近些年来被大力推光
。
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结合无砟轨道和装配式结构的优点,是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热门
。
[0003]然而,现有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与轨道底部基础之间通过凹凸等结构形成限位,限位强度较差,同时存在预制单元板搬运输送困难,且预制单元板与预制单元板之间不能变形协调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不仅便于单元板模块的搬运输送,并且实现预制单元板与预制单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砟轨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布置的多个单元板模块(1)
、
多个调平层(2)和轨道底部基础(3);多个所述单元板模块(1)沿所述轨道底部基础(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单元板模块(1)包括预制单元板(
11
)和多个预埋钢管(
12
),多个所述预埋钢管(
12
)平行间隔插装在所述预制单元板(
11
)中,各所述预埋钢管(
12
)的两端均伸出相对应的所述预制单元板(
11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元板模块(1)之间相对应的所述预埋钢管(
12
)固结且连通,各所述预埋钢管(
12
)上竖直插装有至少一个注浆钢管(
13
)和至少一个限位钢管(
14
),所述注浆钢管(
13
)和所述限位钢管(
14
)插装在所述预制单元板(
11
)上,且所述注浆钢管(
13
)和所述限位钢管(
14
)均连通所述预埋钢管(
12
)且位于所述预埋钢管(
12
)的两侧,各所述注浆钢管(
13
)用于灌注混凝土,以使得所述预埋钢管(
12
)
、
所述注浆钢管(
13
)和所述限位钢管(
14
)形成钢管混凝土结构,各所述限位钢管(
14
)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调平层(2);多个所述调平层(2)沿所述轨道底部基础(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轨道底部基础(3)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限位孔(
31
),各所述限位钢管(
14
)插装在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孔(
31
)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制单元板(
11
)上具有多个竖直布置的灌注孔(
111
),所述调平层(2)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灌注孔(
111
)灌注混凝土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连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钢管(
14
)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各所述通孔正对相对应的所述预制单元板(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