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28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其中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喷出的喷雾组件和加热组件,喷雾组件包括喷雾口,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以对喷雾组件喷出的雾气进行加热雾化;其中,每个发热体包括呈网状的发热线路,发热线路与喷雾口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发热体表面形成液膜的厚度,提高雾化效率;还可抑制雾气在撞击发热体时的回弹,减少雾气的损失,提高雾化量;此外,还可以抑制炸液的发生,减少粒径大的液滴产生,确保用户的食用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加热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加热组件进行加热,但加热方式存在多种问题

加热组件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加热组件在加热液膜时容易形成炸液,炸液产生的大的液滴会随着气流被带走,影响用户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关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平面结构会使得雾气在加热组件的表面形成液膜和在撞击加热组件上时产生回弹,导致雾化效率低

雾化量衰减以及影响用户的口感,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喷出雾气的喷雾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喷雾口,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以对所述喷雾组件喷出的雾气进行加热雾化;
[0005]其中,每个所述发热体包括呈网状的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与所述喷雾口相对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具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的形状包括多边形

梯形

圆形

椭圆形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0007]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发热线路两端的第一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以为所述发热线路通电

[0008]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平面型或者弧面型

[0009]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折弯的平面型

[0010]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球面型

[0011]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体,所述至少两个发热体平行间隔布置

[0012]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主干

以及设于所述发热主干上的网孔;
[0013]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交错布置,且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中,相对邻近所述雾化口的发热体的发热主干的投影落于相对远离所述雾化口的发热体的对应网孔上

[0014]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在所述发热线路的长度方向
L
上交错布置;
[0015]且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的错位距离
X
大于
0mm
,且小于所述网孔在所述发热线路长度方向
L
上的长度值

[0016]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体,所述导液体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与所述喷雾口相背的表面,且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的至少部分网孔

[0017]优选地,所述导液体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的全部网孔

[0018]优选地,所述导液体包括多孔介质

[0019]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发热体的发热功率随着其自身与喷雾口之间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变小

[0020]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具有至少一处折弯部,使得位于对应折弯部两侧的发热线路部分呈夹角
α
设置

[0021]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范围区间为
[60

120],单位为
°

[0022]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范围区间为
[60

90],单位为
°

[0023]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开口与所述喷雾口相对设置

[0024]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沿远离所述喷雾口的方向凹陷

[0025]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喷出第一平均粒径雾气的喷雾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喷雾口,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以对所述第一平均粒径喷雾组件喷出的雾气进行加热雾化,形成第二平均粒径雾气,所述第二平均粒径小于所述第一平均粒径;
[0026]其中,每个所述发热体包括呈网状的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与所述喷雾口相对设置

[0027]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折弯的平面型;所述发热线路具有至少一处折弯部,使得位于对应折弯部两侧的发热线路部分呈夹角
α
设置;所述夹角
α
的开口与所述喷雾口相对设置

[0028]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范围区间为
[60

120],单位为
°

[0029]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范围区间为
[60

90],单位为
°

[0030]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球面型;所述发热线路沿远离所述喷雾口的方向凹陷,且形成平滑的球面

[0031]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体,所述至少两个发热体平行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主干

以及设于所述发热主干上的网孔;
[0032]其中,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交错排布,且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中,相对邻近所述雾化口的发热体的发热主干的投影落于相对远离所述雾化口的发热体的对应网孔上

[0033]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对应的网孔在所述发热线路的长度方向
L
上交错布置;
[0034]且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的错位距离
X
大于
0mm
,且小于所述网孔在所述发热线路长度方向
L
上的长度值

[0035]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体,所述导液体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与所述喷雾口相背的表面,且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的至少部分网孔;
[0036]其中,所述导液体包括多孔介质

[0037]优选地,所述导液体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的全部网孔

[0038]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发热体的发热功率随着其自身与所述第一平均粒径雾气流动的始发点之间距离增大而逐渐变小

[0039]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对雾气进行加热蒸发;该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每个所述发热体包括呈网状的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设于所述雾气的流动轨迹上

[0040]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呈折弯的平面型;所述发热线路具有至少一处折弯部,使得
位于对应折弯部两侧的发热线路部分呈夹角
α
设置;所述夹角
α
的朝向方向沿所述雾气的流动方向设置

[0041]优选地,所述夹角
α
的范围区间为
[60

120],单位为
°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喷出雾气的喷雾组件
(62)
,加热组件
(80)
,所述喷雾组件
(62)
包括喷雾口
(621)
,所述加热组件
(80)
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
(81)
,以对所述喷雾组件
(62)
喷出的雾气进行加热雾化;其中,每个所述发热体
(81)
包括呈网状的发热线路
(811)
,所述发热线路
(811)
与所述喷雾口
(621)
相对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具有多个网孔
(812)
;所述网孔
(812)
的形状包括多边形

梯形

圆形

椭圆形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
(81)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两端的第一电极连接部
(814)
和第二电极连接部
(815)
,以为所述发热线路
(811)
通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呈平面型或者弧面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呈折弯的平面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呈球面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
(81)
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体
(81)
,所述至少两个发热体
(81)
平行间隔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
(811)
包括发热主干
(8110)、
以及设于所述发热主干
(8110)
上的网孔
(812)
;相邻的两个发热体
(81)
交错布置,且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发热体
(81)
中,相对邻近所述雾化口
(621)
的发热体
(81)
的发热主干
(8110)
的投影落于相对远离所述雾化口
(621)
的发热体
(81)
的对应网孔
(81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
(81)
在所述发热线路
(811)
的长度方向
L
上交错布置;且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
(81)
之间的错位距离
X
大于
0mm
,且小于所述网孔
(812)
在所述发热线路
(811)
长度方向
L
上的长度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
(80)
还包括导液体
(82)
,所述导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梓均王洪钊任三兵雷桂林姚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