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工渡槽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
。
技术介绍
[0002]水工渡槽作为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
、
溪谷
、
洼地等的架空水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
。
因水工渡槽一般位于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多为两山夹一沟,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架法搭设存在坡度陡,地基处理困难,边坡稳定差,安全风险高,成本高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采用牛腿托架工法进行施工,该工法具有施工效率高
、
成本低,安全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包括排架柱和渡槽支架,渡槽支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牛腿托架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架柱
(100)
和渡槽支架
(200)
,渡槽支架
(200)
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牛腿托架
(210)、
纵横梁
(220)
和模板
(230)
,渡槽支架
(200)
通过牛腿托架
(210)
固定在排架柱
(100)
上,模板
(230)
围成适配于水工渡槽的浇注槽;相应地,渡槽支架
(200)
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排架柱
(100)
;所述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渡槽支架
(200)
安装;混凝土浇筑
、
凝固和养护;渡槽支架
(200)
拆除;循环以上步骤;其中,排架柱
(100)
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牛腿托架
(210)
,相应地,牛腿托架
(210)
上的一个侧面构造为抵接于排架柱
(100)
的抵接面,抵接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伸入排架柱
(100)
内的连接点,位于最上方的连接点为对拉螺杆
(201)
,对拉螺杆
(201)
穿设在排架柱
(100)
上并用于连接两个牛腿托架
(210)
,位于最下方的连接点为伸入排架柱
(100)
内的底托
(20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牛腿托架
(210)
包括三角托架
(211)
和若干个加劲片
(212)
;三角托架
(211)
包括竖杆
(211a)、
水平杆
(211b)
和斜杆
(211c)
,其中,竖杆
(211a)
选用
I25a
普通热轧工字钢,水平杆
(211b)
件由双
I25a
工字钢组焊组成,斜杆
(211c)
采用
I25a
普通热轧工字钢焊接组成,焊接焊缝要求为满焊;相应地,水平杆
(211b)
位于上方并连接对拉螺杆
(201)
,竖杆
(211a)
和斜杆
(211c)
的连接处位于下方并连接底托
(202)
;加劲片
(212)
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分别固定在水平杆
(211b)
的两端,其中邻近排架柱
(100)
的一组加劲片
(212)
上穿设有对拉螺杆
(201)
,另一组用于连接竖杆
(211a)、
斜杆
(211c)
和底托
(20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纵横梁
(220)
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主横梁
(221)、
主纵梁
(222)
和次横梁
(223)
,主纵梁
(222)
设有若干个并等间隔设置,主纵梁
(222)
的底面具有相对的两端,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主横梁
(221)
并通过主横梁
(221)
搭接在牛腿托架
(210)
上,主纵梁
(222)
的顶面上设有若干个次横梁
(223)
,次横梁
(223)
等间隔固定在主纵梁
(222)
的顶面上;相应地,主横梁
(221)、
主纵梁
(222)
均选用
45a
双拼工字钢,次横梁
(223)
选用
14#
双拼工字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工渡槽槽身牛腿托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模板
(230)
包括模板本体
(231)、
顶梁
(232)、
立柱
(233)
和侧梁
(234)
,顶梁
(232)
位于次横梁
(223)
上方,顶梁
(232)
的两端分别通过侧梁
(234)
连接次横梁
(223)
,相应地,顶梁
(232)、
侧梁
(234)
和次横梁
(223)
围成适配于模板本体
(231)
的方形槽,方形槽具有若干个并形成连通的模板
(230)
槽,模板本体
(231)
穿设在模板
(230)
槽上;模板本体
(231)
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板
(231a)
和下模板
(231b)
,浇注槽位于上模板
(231a)
和下模板
(231b)
之间,其中,上模板
(231a)
固定连接顶梁
(232)
的底面,且每个顶梁
(232)
的底面均通过立柱
(233)
连接上模板
(231a)
,下模板
(231b)
分别抵接于侧梁
(234)
和次横梁
(223)
;
对应的顶梁
(232)、
立柱
(233)
和侧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静,王思文,王勇,李伟,高青龙,董兴平,张凯鹤,张树,代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