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407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具有优异的甲醛分子吸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甲醛气体无色

有刺激性味道

会刺激皮肤黏膜,室内累积少量即可引发头晕

恶心

呼吸困难

皮肤过敏等症状,长期超标则会引起人体中毒,表现为记忆力衰退

免疫力降低

食欲减退

失眠多梦等,严重者甚至罹患癌症,孕妇中毒则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0003]目前除甲醛主要采用植物吸收法

物理吸附法

化学法

光触媒法和生物酶除醛等

[0004]植物吸收法吸收的甲醛量太少,见效太慢;物理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短时见效快,但受吸附总量限制,其除甲醛有效期不够长;化学法常常将某种能与甲醛发生固气复相反应的物质与油漆结合,从而赋予油漆吸收和分解甲醛的功能,但这种物质通常为肼类化合物,如申请号为
201410542797.8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甲醛清除剂,含有酰肼,使用中存在游离肼,有毒,长期使用会对居室内的用户健康产生影响,并且甲醛分解效率以及有效期受其添加量影响,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0005]光触媒法和生物酶除醛是相对环保的去除甲醛方法

光触媒在强光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可将室内中的甲醛




、TVOC
等污染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全面消毒性

生物酶利用生物降解过程,对甲醛及其他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与光触媒类似,且无毒害

无污染

对环境友好

但这两类物质仍有明显短板

首先是光触媒:第一,其需要辅以紫外线催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其在缺乏强光照射的环境中作用效率较低,在夜间基本停止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相关改进,比如专利
CN202011591553.0
提供了一种弱光光触媒复合除醛喷剂,其在弱光或暗光条件下也可以降解甲醛

但是其作用机理的根本需要光条件,所以其不能在无光条件下使用

第二,其反应依靠实际的表面接触,要求空气中游离的有害物质与其主动结合才能引发分解反应,所以运用光触媒时还需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第三,由于表面接触要求,其对甲醛的处理是偶然的

间接的,无法从根源上处理装修耗材本身的甲醛

其次是生物酶,短处主要出于其大多数为蛋白质:第一,易变性,在高温

强酸或强碱下易被破坏,所以要求室内环境

气温状况保持相对稳定;第二,寿命短,无法对标装修耗材长达
10
年以上的甲醛散发,单次喷涂无明显效果,必须长期持续喷涂

维持活性酶的含量才能对室内污染物起到处理效果

这就导致了上述使用方法,其分解甲醛的效率不高,极大限制了的应用

[0006]综上所述,研发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及制备方法,仍是空气净化
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
除剂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
(SBMA)
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
的交联可形成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为甲醛分子的吸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位点,同时,甲醛捕捉剂的加入可增强材料对甲醛分子的捕捉能力;其次,氨丁三醇的引入为涂层提供了分解甲醛的能力,其分解产物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再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甲醛分子的不断分解,占用的位点会重新空闲,使网络结构再次具有吸附能力,从而实现涂层对甲醛分子的捕捉及分解,以此实现高效

环保

持久

无二次污染的甲醛清除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氨丁三醇
10

20


纳米银粒子6‑
18

、2

咪唑烷酮4‑8份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3‑5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6份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5份

去离子水
30

40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氨丁三醇
15


纳米银粒子
12

、2

咪唑烷酮6份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4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3份

去离子水
35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
取氨丁三醇溶于二分之一的去离子水中,第一次搅拌后,加入纳米银粒子,第二次搅拌后,向溶液中加入2‑
咪唑烷酮,第三次搅拌
10min
,待其充分溶解后,得到具有一定甲醛清除功能的溶液
A

[0013](2)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加入剩余去离子水中,搅拌
30min
,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搅拌
30min
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常温搅拌后,得到充当甲醛捕捉网络结构的溶液
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氨丁三醇
10

20


纳米银粒子6‑
18

、2

咪唑烷酮4‑8份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3‑5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6份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2‑5份

去离子水
30

4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氨丁三醇
15


纳米银粒子
12

、2

咪唑烷酮6份
、[2

(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
氢氧化铵4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3份

去离子水
35

。3.
一种生物质基透明甲醛捕捉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氨丁三醇溶于二分之一的去离子水中,第一次搅拌后,加入纳米银粒子,第二次搅拌后,向溶液中加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李宗晟熊勇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钛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