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375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一次能源产生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具体包括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能量的转换和储存设备

其中,电池储能系统作为储能技术的一种,是指一个采用锂电池
/
铅电池作为能量储存载体,一定时间内存储电能和一定时间内供应电能的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航天

电子手表等

[0003]电池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单元和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组成,储能单元主要包括储能电池组

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变流器,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

[0004]储能电池组和储能变流器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核心,对电池储能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电池储能系统一般采用液冷机组冷却变流器和电池组,且变流器的冷却管路和电池组的冷却管路并联,使得两条冷却管路的供水温度相同
(
一般控制在
15℃

20℃
之间
)。
但变流器的耐受温度高达
55℃
,也即,变流器能够允许的冷却供水温度高达
55℃
,使用低温供水会造成液冷机组的能耗增加,降低电池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储能系统的变流器和电池包,能够实现冷却系统对变流器和电池包的联合冷却,以及实现对变流器和电池包的单独冷却,也即,可以通过不同温度的冷却介质冷却变流器和电池包,以避免使用低温冷却介质造成液冷机组的能耗增加,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储能系统的变流器和电池包,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0008]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动力件和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循环动力件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变流器之间循环流动;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循环动力件和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二换热件和所述电池包之间循环流动;连通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用于可选择性地使循环于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所述冷却介质流入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导通件用于可选择性地使流入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系统的所述冷却介质回流至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以选择性地使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独立工作或联合工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件设于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且位于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之间;所述第一导通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的出口,所述第一导通件的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入口,所述第一导通件的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以及所
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的开度可调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的入口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通件设于所述第一换热件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的入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热件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的入口的通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件为三通阀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通件为二通阀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件包括: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节流装置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入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装置为等焓节流的节流阀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用于对流经所述冷凝器的制冷介质和流经所述第一换热件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件为散热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储能系统的变流器和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动力件和第一换热件,第一循环动力件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第一换热件和变流器之间循环流动;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循环动力件和第二换热件,第二循环动力件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第二循环动力件和第二换热件之间循环流动;连通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第一导通件用于可选择性地使循环于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流入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导通件用于可选择性地使第二介质回流至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以选择性地使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独立工作或联合工作

该冷却系统,通过设置连通控制组件,以选择性地使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独立工作或联合工作,换言之,当第一导通件选择使循环于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流入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导通件选择使第二介质回流至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时,可使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联合工作,也即,循环于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可以流入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循环于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也可以流入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从而有利于调节变流器和电池包的温度;当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均选择与变流器冷却循环系统断开时,可使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独立工作,如此,由于变流器和电池包并不是并联设置以通过相同温度的同一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使得循环于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和循环于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不同,从而避免了使用低温冷却介质造成液冷机组的能耗增加,并且,由于流经变流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不是低温,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在常温环境下的原理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在极低温环境下的原理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0、
冷却系统;
11、
第一循环动力件;
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储能系统的变流器
(20)
和电池包
(30)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
(10)
包括: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动力件
(11)
和第一换热件
(12)
,所述第一循环动力件
(11)
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件
(12)
和所述变流器
(20)
之间循环流动;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循环动力件
(13)
和第二换热件
(14)
,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
(13)
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二换热件
(14)
和所述电池包
(30)
之间循环流动;连通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通件
(15)
和第二导通件
(16)
,所述第一导通件
(15)
用于可选择性地使循环于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的所述冷却介质流入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导通件
(16)
用于可选择性地使流入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系统的所述冷却介质回流至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以选择性地使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独立工作或联合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件
(15)
设于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且位于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
(13)
和所述第二换热件
(14)
之间;所述第一导通件
(15)
的进液口
(151)
连通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
(13)
的出口,所述第一导通件
(15)
的第一出液口
(152)
连通所述第二换热件
(14)
的入口,所述第一导通件
(15)
的第二出液口
(153)
连通所述变流器冷却循环回路;所述进液口
(151)
与所述第一出液口
(152)
之间,以及所述进液口
(151)
与所述第二出液口
(153)
之间的开度可调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口
(15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新丁淮晓利谢海军董玉军叶超付刚平付强平潘国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柯诺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