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图像处理
,具体为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水利信息进行监测,可以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水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管理决策服务,进而提高水利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
目前对于防止水灾的监控系统逐渐趋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水系众多,地域广阔的区域,难以做到对全部水域的有效监控,当汛期到来时,只能通过被动防灾的手段减少损失,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有效预测手段,其中,历史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失去参考价值,导致对自然灾害的检测和识别的难度上升,而通过水利图像实时了解水利信息情况,也为领导决策和减少水灾带来损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0003]但现有的水利图像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单一传感器采集的水域图像并不清晰,且图像存在模糊的情况,无法为工作人员提供有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监控水域的监控图像,以此获得监控图像,监控图像为两幅或者两幅以上;所述待监控水域设有多个监测传感器,利用监测传感器对同一片待监控水域进行监测,进而获取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监控图像;所述监控图像中包含陆地轮廓与水域轮廓,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监控图像至少包括多个重叠部分;对监控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将获取的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监控图像利用算法进行融合,以此获取融合监控图像;根据融合监控图像,以获取待监控水域的水利信息,并判断待监控水域的水利信息是否越过警戒线,当确定待监控水域的水利信息越过警戒线时进行报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监控图像的融合处理,具体为以下步骤:首先,对获取到的监控图像进行预处理,对监控图像进行去噪与几何校正操作;最后,利用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多幅监控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此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融合监控图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待监控水域的水利信息,具体为以下步骤:设有元图像库,将融合监控图像与元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将融合监控图像中的陆地轮廓与元图像库中图像的陆地轮廓对比,将融合监控图像中的水域轮廓与元图像库中图像的水域轮廓对比;根据融合监控图像与元图像库中图像的对比,确定监控水域的水位,预设水位警戒线,当前确定水位越过水位警戒线时进行报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监测水域的监测图像后,包括:获取监测图像的色彩分布,确定监测图像的红色分量
、
绿色分量以及蓝色分量,并基于监测图像的红色分量
、
绿色分量以及蓝色分量分别计算监测图像的色度
、
饱和度以及亮度;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监测图像的色度;其中,
S
色度
表示监测图像的色度;
arccos
表示反余弦函数;
φ
表示常数,且取值为
0.5
;
r
表示监测图像的红色分量;
g
表示监测图像的绿色分量;
b
表示监测图像的蓝色分量;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监测图像的饱和度;其中,
S
饱和度
表示监测图像的饱和度;
min(r,g,b)
表示取最小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监测图像的亮度;其中,
S
亮度
表示监测图像的亮度;
基于监测图像的色度
、
饱和度以及亮度对监测图像进行图像评分,并计算监测图像的综合评分值;其中,
F
表示监测图像的综合评分值;
μ1表示监测图像的色度对监测图像进行图像评分的影响权重;
μ2表示监测图像的饱和度对监测图像进行图像评分的影响权重;
μ3表示监测图像的亮度对监测图像进行图像评分的影响权重;将监测图像的综合评分值与基准评分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监测图像的图像质量是否合格;当监测图像的综合评分值小于或等于基准评分阈值时,则判定当前监测图像的图像质量不合格,并进行报警操作;否则,则判定当前监测图像的图像质量合格
。5.
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系统,应用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水利图像处理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利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待监控水域,同一片待监控水域分布有多个监测传感器,通过多个监测传感器获取待监控水域的监控图像;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监控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并利用算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喜,王永涛,毛玉姣,雷薇,黎业,桑海伟,王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