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逆变
,具体涉及一种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由于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可再生能源必将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主导
。
而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由于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将占据未来世界能源结构的重要地位,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主体
。
太阳能的利用多采用光伏发电的形式,通过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上去
。
[0003]非隔离并网逆变器因不含低频和高频变压器而具有变换效率高
、
成本低
、
重量轻等突出优势,在分布式光伏并网中普及应用
。
但是无变压器带来的缺点是,光伏系统直接与电网连接,光伏系统对大地有电势差
。
光伏系统中,电池板数量多,接线复杂,在非隔离并网逆变器应用场景下,若发生
PV
负对大地
PE
短路,会导致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源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源;逆变模块,用于将所述光伏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源转换为交流源,并输送至电网;短路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和逆变模块之间,用于保护所述逆变模块中的功率器件不被短路电流烧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包括:至少两路光伏电池并联设置,用于输出直流源;至少两个升压单元对应所述光伏电池设置,且每一个所述升压单元与其对应的所述光伏电池电连接,以提高输出电压;其中,所有所述升压单元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所述光伏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有所述升压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所述光伏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光伏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和所述逆变模块的负极输入端的第一保护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并控制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之间通路开启或关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负极通路上的短路电流;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光伏电源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负极通路的导通和关断;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单元工作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包括:逆变单元,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将直流源逆变为交流源;滤波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逆变单元输出的交流源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交流源输送至电网;开关单元,与所述滤波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流通的电流大小控制所述滤波单元和电网之间导通或关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光伏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和所述滤波单元之间的第二保护模块,用于短路所述逆变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李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