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多根纤维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棉絮卷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多根纤维条生产棉絮卷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机架和具有一对输入辊和一对输出辊的至少一个牵伸机构,以及轧光过程和卷绕组件。至少一个牵伸机构被设计成牵拉纤维条并形成预棉絮幅。轧光过程布置在至少一个牵伸机构的下游,以便形成棉絮幅。
[0002]在其生产完成后,将棉絮卷送入精梳机并用作精梳纱生产的模板。因此,所生产棉絮卷的质量和均匀性直接影响由精梳工艺产生的纤维束的质量。
[0003]例如从EP 0 718 422 A1,已知用于制造棉絮卷的所讨论的该类型装置。其中,将多根纤维条送入装置。将纤维条从提供的容器中移除并作为纤维条带送入牵伸机构。在所公开的装置中,在每种情况下,在两个牵伸机构中处理纤维条带并将其转换为预棉絮幅。纤维条带被理解为意指牵伸机构上游的纤维条的布置,纤维条彼此相邻放置并送入牵伸机构的输入辊中。随后将来自两个牵伸机构的预棉絮幅彼此重叠放置并送入到第三牵伸机构。在第三牵伸机构的下游,组合形成预棉絮幅的预棉絮幅到达轧光过程。轧光过程作为多次轧光而进行。在轧光期间,通过几个夹紧点将预棉絮幅压在各个轧光辊之间并引导到卷绕组件。将卷绕组件设计为辊卷绕机,在这种情况下,在芯上的两个卷绕辊之间形成棉絮卷。所公开装置的缺点是单个预棉絮幅在到达轧光过程之前行进的距离较长。此情况还使得第三牵伸机构成为必要的,以通过组合预棉絮幅的牵拉过程来实现预棉絮幅的良好质量以及预棉絮幅中纤维层的均质化。此外,IN 2015CH4024 A还公开用于制造棉絮卷的装置,其具有卷绕组件和用于形成预棉絮幅的两个牵伸机构。牵伸机构布置在卷绕组件的上游,这样做的结果是,叠加的预棉絮幅在进入轧光之前必须行进较长路程。通过轧光实现在牵伸机构后输送预棉絮幅。轧光使得预棉絮幅牵拉,这将导致在输送路径较长的情况下品质损失,以及因此较高的待牵拉的预棉絮幅的质量的重量。预棉絮幅还会被拉力拉伸,这可导致缺陷性牵拉。这种缺陷性牵拉的结果是将不均匀牵拉的预棉絮幅引入轧光过程中。在必须在其上引导预棉絮幅的非理想输送支撑件的情况下,由于输送路径,预棉絮幅的最上层纤维也可损坏。
[0004]此外,IN 2012CHE2812 A公开用于制造棉絮卷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卷绕组件和多次轧光,而无上游牵伸机构。以前在单独工艺中牵拉的纤维条从容器中直接送入到轧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地,各个纤维条覆盖不同长度的输送路径是不利的,这可导致缺陷性牵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预棉絮幅的供应,使得可以形成高质量卷绕件并避免缺陷性牵拉。
[0006]为了实现该目的,提出用于由多根纤维条制造棉絮卷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机架,其中该装置包括具有一对输入辊和一对输出辊的至少一个牵伸机构,以及轧光过程和卷绕组件。该至少一个牵伸机构被设计成牵拉纤维条并形成预棉絮幅。轧光布置在至少一个牵伸
机构的下游,以便形成棉絮幅。至少一个牵伸机构以及轧光和卷绕组件保持在机架中。通过将装置的各个部件组合到单个机架中,整个装置的紧凑设计成为可能。这也使得纺纱厂的纺纱制备或纤维制备中的装置占地面积更小。在至少一个牵伸机构的一对输出辊和轧光中形成的进入夹紧线路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预棉絮幅的行程路径为200mm至500mm。已经发现,在棉絮幅从起始辊到轧光过程的行程路径为200mm至400mm,特别是300mm的情况下,实现棉絮卷的质量的最佳结果。在超过500mm的行程路径过大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缺点只能略为缓解。如果选择较小行进路径,则装置的结构复杂性会增加。由于创建预棉絮幅的行程路径较小,因此避免牵伸机构的一对起始辊与进入轧光过程的第一夹紧线路的入口之间的缺陷性牵拉。在牵伸机构的一对起始辊和进入轧光过程的第一夹紧线路的入口之间,预棉絮幅与引导元件也仅具有最小接触,因此对预棉絮幅的表面的损坏最小化。
[0007]轧光过程由至少两个辊组成,其相互压紧以形成尽可能紧密的棉絮幅,随后将其送入卷绕组件。至少两个轧光辊在其间形成夹紧线路,预棉絮幅插入其中并形成棉絮幅。如今,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卷绕机用作卷绕组件。一方面,使用所谓的辊卷绕机,其中棉卷形成在卷绕卷上。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谓的带卷绕机中,棉卷形成在圆周带中。在带式卷绕机和辊式卷绕机中,一对或多对轧光卷安装在实际卷绕过程的上游。轧光过程在棉絮幅进入卷绕组件之前对棉絮幅进行压制和压缩。
[0008]有利地,牵伸机构具有在一对输入辊和一对输出辊之间的至少一对中心辊。通过在一对输入辊和一对输出辊之间插入一对中心辊,通过牵伸机构作用在纤维条上的牵拉被划分为两个区域。结果,在一对输入辊和一对中心辊之间进行初步牵拉,并在一对中心辊和一对输出辊之间进行主牵拉。因此,可以较小步骤实现更高牵拉或相同的整体牵拉。通过创建多个牵拉域,可以轻轻地牵拉纤维条。
[0009]优选地,提供两个牵伸机构。通过使用两个牵伸机构,可以将两个预棉絮幅彼此叠放以产生棉絮幅。各个预棉絮幅由较薄纤维条形成,或者纤维条可以在牵伸机构中进行更大的牵拉。这两项措施都提高预棉絮幅的质量,从而整体改善棉絮幅。预棉絮幅彼此叠放并通过轧光过程结合形成棉絮幅。
[0010]有利地,在相反方向上以一定倾度布置牵伸机构。这种布置的优点是,由牵伸机构形成的预棉絮幅在它们组合之前经受相同输送条件。在此情况下,如果在第二牵伸机构的一对输出辊和进入轧光过程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第二预棉絮幅的行进路径也是200mm至500mm,这是有利的。因此,优选地,在第一牵伸机构的一对输出辊和进入轧光过程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第一预棉絮幅的行进路径相同于在第二牵伸机构的一对输出辊和进入轧光过程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第二预棉絮幅的行进路径。这具有优点:两个预棉絮幅都经受相同条件。由于行进路径较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缺陷性牵拉,其中两个预棉絮幅的应力至少一致,这抵消待形成的棉絮幅中的可能的不规则性。
[0011]有利地,牵伸机构彼此叠加地布置,并且在轧光过程之前提供由牵伸机构形成的预棉絮幅的叠加。通过牵伸机构的竖直叠加布置,紧凑且节省空间的设计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在机架中容纳牵伸机构。不再需要像如今那样对牵伸机构进行单独支撑。此外,通过牵伸机构的这种几何形状布置,可以在轧光之前将预棉絮幅彼此叠放,而不用存在各个预棉絮幅的不同行进路径。在轧光之前组合预棉絮幅引起预棉絮幅精确地引入轧光过程中。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预棉絮幅进入轧光过程时预棉絮幅的表面变形或堵塞,以及破坏。
[0012]优选地,由形成夹紧线路的单对轧光辊提供轧光过程。与具有多条夹紧线路的轧光相比,优点是棉絮幅的表面不会由在几个辊表面上输送扰动,从而避免损坏棉絮幅的表面或位于表面上的纤维。还表明,一对轧光辊之间的足够高的压力使得单次压制棉絮幅足以实现高质量的棉絮卷。根据一对轧光辊前的预棉絮幅的特性以及通过夹紧线路后对所压制棉絮幅的要求,8kN至30kN的夹紧力是足够的。
[0013]优选地,用于引导预棉絮幅的元件设置在夹紧线路的上游。该元件用于实现将预棉絮幅精确引入轧光过程的夹紧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由多根纤维条(4)制造棉絮卷(19)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机架(30)、至少一个牵伸机构(6)、轧光过程(17)和卷绕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牵伸机构(6)被设计成牵拉所述纤维条(4)并形成预棉絮幅(10),并具有一对输入辊(7)和一对输出辊(9),并且其中所述轧光过程(17)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牵伸机构(6)的下游以便形成所述棉絮幅(18),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牵伸机构(6)和所述轧光过程(17)和所述卷绕组件保持在所述机架(30)中,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牵伸机构(6)的所述一对输出辊(9)和进入在所述轧光过程(17)中形成的夹紧线路(32)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所述预棉絮幅(10)的行进路径(A)为200mm至5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机构(6)具有在所述一对输入辊(7)和所述一对输出辊(9)之间的至少一对中心辊(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牵伸机构(6,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机构(6,11)沿相反方向倾斜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牵伸机构(11)的一对输出辊(14)和进入在所述轧光过程(17)中形成的夹紧线路(32)的入口之间的设置用于第二预棉絮幅(15)的行进路径(B)为200mm至50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牵伸机构(6)的所述一对输出辊(9)和进入在所述轧光过程(17)中形成的夹紧线路(32)的入口之间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