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平台实时联动的结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平台实时联动的结构设计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结构设计领域中,尤其是大型复杂的空间钢结构建筑,传统的基本设计流程是,在常规结构建模软件中将钢结构模型建立出来,再导入到相关的设计软件,随后在设计软件中进行材料
、
截面
、
荷载以及各种单元属性的设置
。
但建筑模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设计的深入,设计人员可能会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改,此时设计人员就需要再将上述的流程走一遍,如果建筑模型修改的次数多了,那么设计人员重复劳动的工作就会越多,耗费的时间就会越长
。
不能将时间有效的利用在如何使结构更加安全
、
更加经济上面,而是在建模导入这一流程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这对于结构设计来说是本末倒置的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平台实时联动的结构设计方法,该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平台实时联动的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在建模软件中建立结构模型,采用手动的方式或者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进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2)在结构模型中,由于杆件的截面
、
荷载
、
单元属性的不同,通过图层
、Guid
或者手动选择等方式将各种单元
、
节点进行分组,方便后续在参数化设计平台选择不同的单元;(3)通过步骤2的分组,将分组后的各单元提取到参数化设计平台中单元定义运算器中,将分组后的各节点提取到参数化设计平台中边界定义运算器中,保证一个运算器存储一个分组;(4)首先通过自编的材料定义运算器
、
截面定义运算器定义结构模型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截面,其次,将上述步骤3定义好的单元分组分别赋予材料与截面;(5)将步骤3定义的节点分组与步骤4定义的单元分组连接至荷载工况定义运算器,多种荷载工况需要添加多个荷载工况定义运算器;(6)将步骤5定义好的节点分组中需要添加边界的节点分组连接至边界定义运算其中;(7)最后将所有定义好的单元
、
荷载与边界信息连接到建立设计软件的运算器中,程序会自动打开设计软件,将各种自定义的结构信息导入到该设计软件中,并对导入的单元设置编号
ID
,该
ID
具有唯一性,保证和建模软件中的单元编号一一对应,实现实时联动;(8)到第7步为止,结构设计的前处理流程都已完成,运算器组中还提供查看结构模型计算后的杆件内力和结构位移等后处理结果的运算器;(9)当通过步骤8查看结构设计软件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航洋,丁毅,王柏森,王锦琦,林庆捷,孙立群,张豪杰,韩龙,黄家乐,姚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