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远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49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the net with identity物联网络下借助于汉信码的数据自动识别的电子支付方式;核心价值:支付一刻,同时验证收、付双方司法身份,即时完成电子交割;它包括一个用于支付使用的汉信码的生成步骤和一个汉信码支付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于汉信码“一物一码”的应用功能用,将具有支付功能的信息(包括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关联产品出生加密ID汉信码,编辑成为含有支付应用程序的汉信码,在需要支付时,通过手机完成电子确认、电子交割,即时完成支付;避免密码验证和二维码被复制风险,避免无内容的匿名支付风险,整体过程贯穿司法身份的公信力,安全保证100%、零风险,可信可追溯。可信可追溯。可信可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支付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账务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通过移动终端,进一步把移动终端关联加密,建立为可信硬件,以可信硬件完成点对点资金转移,从而实现可信支付。随着5G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从而使手机成为更便捷的交易终端。近几年,中国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普及率不断提高为电子交易的高速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汉信码是国有知识主权,而且是唯一可以中文编辑的、国际GS1组织认可全球通用的二维码之一。
[0003]综上所述,基于汉信码支付方式将成为人们日常消费支付的主要方式之一,故对电子支付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为二维码、实际上是日本专利QR码,但此种支付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QR码可以拍照、复印,没有消费内容,没有任何安全感,更加不能离线支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the net with identity物联网络下借助于汉信码的数据自动识别的电子支付方式。核心价值:支付一刻,同时验证收、付款双方的司法身份,即时完成电子交割。它包括一个用于支付使用的汉信码的生成步骤和一个汉信码支付步骤。本专利技术借助于汉信码“一物一码”的应用功能,将具有支付功能的信息(包括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关联产品出生加密ID汉信码,编辑成为含有支付应用程序的汉信码,在需要支付时,通过手机等可信电子硬件,以电子确认、电子交割,完成即时支付。避免密码验证和二维码复制风险,避免无内容的匿名支付风险,整体过程贯穿司法身份的公信力,从而完成快捷的电子支付的同时,安全保证100%,可信可追溯。
[0006]一种基于汉信码的支付方法,它包括一个用于支付用的汉信码生成步骤和一个汉信码支付步骤:
[0007]下载[一码通]APP,注册:
[0008]1)、按步骤完成实名认证,获取司法身份加密ID;
[0009]2)、读取手机芯片序列号,捆绑司法身份加密ID,形成可信硬件;
[0010]3)、用司法身份加密ID关联北斗亚米级地理位置和时间戳,建立个人公信创始区块,(下面简称个人创始区块)
[0011]也可以通过模块插件,在自身APP里接入[一码通]平台的标准接口,添加[汉信码生成]、[扫一扫]两个内容,当用户重新完成实名认证时,后台也完成了上面注册的三个步骤;
[0012]所述用于支付用的汉信码生成步骤如下所示:
[0013]S101:获取产品出生加密ID汉信码(此码包括产品信息及产品主人个人创始区块),根据用户实际消费进一步编辑生成消费汉信码;
[0014]S102:获取具有支付功能的支付卡的IC信息;或数字人民币钱包;或与个人司法身份捆绑的可信硬件;编辑成兼容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的可信支付应用程序
[0015]S103:消费汉信码捆绑可信支付应用程序,生成收款汉信码;
[0016]S104: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将生成的具有支付功能的汉信码传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储存;
[0017]所述汉信码支付步骤如下所示:
[0018]S201、商品销售者将用户选购的商品信息进行录入、识别、得出消费金额;即时生成消费汉信码;消费汉信码可供商品销售者进行扫描、统计;
[0019]S202、消费汉信码捆绑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即时生成收款汉信码;
[0020]S203、收款汉信码一旦被读取,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即时验证用户个人创始区块;
[0021]S204、验证通过,即时支付;若信息不正确,则返回S203重读;最多5次;
[0022]S205、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将完成的支付结果传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储存
[0023]进一步的,汉信码生成包含以下特征:
[0024]由汉信码主服务器生成的产品出生加密ID汉信码是一物一码,加密区在后台关联地理位置和时间戳,不可拍照和复印;
[0025]因产品信息关联个人创始区块,具备公信力;
[0026]汉信码因此数据、图形可以电子自动识别。
[0027]进一步的,支付应用程序包含以下特征:
[0028]可信支付应用程序以电子确认完成电子交割,覆盖兼容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的多种支付卡信息;
[0029]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基于点对点支付,可信硬件对可信硬件支付;
[0030]离线状态依然可以完成支付。
[0031]进一步的,支付路径包含以下特征:
[0032]关联公信力,通过电子轨迹描述电子支付路径,以电子确认完成电子交割;
[0033]用可信硬件通过电子确认完成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相当于用电子路径支付电子货币
‑‑‑
数字人民币,即通过手机可在任何场景支付数字人民币,即使离线状态也可以。
[0034]进一步的,由中国汉信码主服务器生成的汉信码,包含个人创始区块和产品信息,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入相关信息,编辑衍生各种流通环节汉信码,为各环节商家服务。
[0035]进一步的,获取具有支付功能的支付卡的IC信息;或数字人民币钱包;或与个人司法身份捆绑的可信硬件;编辑成兼容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的可信支付应用程序。
[003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37]可信支付应用程序以电子确认完成电子交割,覆盖兼容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的多种支付卡信息;
[0038]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基于点对点支付,可信硬件对可信硬件支付;
[0039]离线状态依然可以完成支付;
[0040]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中汉信码的生成流程图。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中汉信码的支付流程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中电子支付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5]结合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0046]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47]首先进行注册个人公信创始区块:
[0048]1)、下载一码通APP,点击注册;
[0049]2)、按步骤完成实名认证,获取司法身份加密ID;
[0050]3)、读取手机芯片序列号,捆绑司法身份加密ID,形成可信硬件;
[0051]4)、用司法身份加密ID关联北斗亚米级地理位置和时间戳,建立个人公信创始区块;
[0052]然后生成汉信码,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0053]S101:获取产品出生加密ID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是一种新型的通过电子确认完成的支付方式,使得支付更加快捷、安全;所述基于汉信码的电子支付方法包括注册个人公信创始区块、用于支付用的汉信码生成步骤和汉信码支付步骤;所述注册个人公信创始区块如下所示:1)、下载一码通APP,点击注册;2)、按步骤完成实名认证,获取司法身份加密ID;3)、读取手机芯片序列号,捆绑司法身份加密ID,形成可信硬件;4)、用司法身份加密ID关联北斗亚米级地理位置和时间戳,建立个人公信创始区块;所述用于支付用的汉信码生成步骤如下所示:S101、获取产品出生加密ID汉信码,此码是产品法人个人创始区块下的产品信息,根据用户实际消费进一步编辑生成消费汉信码;S102、获取具有支付功能的支付卡的IC信息;或数字人民币钱包;或与个人司法身份捆绑的可信硬件;编辑成兼容IC卡信息、磁码信息和电子信息的可信支付应用程序;S103、消费汉信码捆绑可信支付应用程序,生成收款汉信码;S104、可信支付应用程序将生成的具有支付功能的汉信码传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储存;所述汉信码支付步骤如下所示:S201、商品销售者将用户选购的商品信息进行录入、识别、得出消费金额;即时生成消费汉信码;消费汉信码可供商品销售者进行扫描、统计;S202、消费汉信码捆绑可信支付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远浦
申请(专利权)人:沙远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