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参量的多模式光纤生化传感探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传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参量的多模式光纤生化传感探头
。
技术介绍
[0002]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已经广泛应用在生物小分子的检测,近年来,
SERS
检测在生物分子结构分析中成为一种常用的光谱手段
。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克服了常规拉曼光谱灵敏度低的缺点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在原有拉曼光谱的基础上将被测物质的信号提高了
106
~
1014
倍,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可以获取被测物质详细的指纹图谱,是鉴别
、
检测结构类似物最有效的分析手段之一
。
拉曼散射由印度著名物理学家 C.V Raman 首次发现,他通过实验证明,当一束光通过介质时,光子与物质分子可以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形式
。
弹性碰撞只改变光子的运动方向,不损耗光子的能量,称之为瑞利散射;而非弹性碰撞在改变光子的运动方向的同时也会损耗光子自身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双参量的多模式光纤生化传感探头,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光纤生化传感探头上,集成了对环境折射率变化敏感的光纤传感结构区域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区域,一共两种模式的两个传感区域,分别针对不同的生物目标分子进行特异性检测,实现双参量
、
多模式传感
。
具体,包括各种对环境折射率变化敏感的光纤传感结构,例如马赫曽德干涉结构
、
锥形光纤结构和侧边抛磨
D
型光纤结构等等,该区域的光纤传感结构分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直接使用光纤传感结构,利用光纤传感结构表面的倏逝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二类是在光纤传感结构的表面镀上增强传感器灵敏度的纳米材料层
。
针对以上两种类型,在光纤传感结构表面(第一类)或者纳米材料层(第二类)上涂覆聚合物薄膜,聚合物薄膜表面结合特定的生物识别物,生物识别物与第一种待测生物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第一种待测生物分子主要针对无拉曼特征指纹谱的脓毒血症标志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TNF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区域,包括光纤尖端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材料,包括各种形态的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纳米花
、
纳米锥
、
纳米棒等等,和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贵金属
、
二维材料等等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区域实现对第二种待测生物分子的增强拉曼信号的激发和收集,第二种待测生物分子主要是针对有拉曼特征指纹谱的脓毒血症标志物,包括外周血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
IL
‑6)
、
白介素1β
(
IL
‑1β
)
。
所述对环境折射率变化敏感的光纤传感结构
、
纳米材料层(第一类情况下无此项)
、
聚合物薄膜
、
生物识别物
、
光纤尖端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材料,共同组成一种基于双参量的多模式光纤生化传感探头
。
相比于现有的光纤生化传感探头,解决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检测混合体系时存在的指纹图谱叠加混合导致的无法分辨的情况,具有双参量
、
多模式
、
可检测混合体系等显著特点
。2.
一种基于双参量的多模式光纤生化传感探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赛灵,谭沁,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安奇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