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22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60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是涉及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行的公路桥梁施工相关规范中
C60
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且桥梁工程因其结构寿命要求高

外界环境条件差

施工不可靠因素多等原因,混凝土标号普遍在
C60
及以上

而配置高强度混凝土需要采用高强度和高质量的原材料,常规配置
C60
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多采用灰岩碎石

天然中粗砂及
p.o52.5
水泥

但在目前国内日趋严格的环保形势下存在如下问题:
[0003](1)
国内天然中粗砂产量急剧下滑,且分布及其不均

国内优质的天然中粗砂主要分布的长江中上游及各直流地区以及东部平原湖区,产地分布的不均也限制了天然中粗砂的使用,且长江流域长时间的砂石禁采和日趋枯竭的资源也加剧了产量的下滑

[0004](2)
在近些年水泥企业去产能和环保升级改造中
p.o52.5
水泥产能大幅度缩减,施工中经常面临
p.o52.5
水泥断供的情况

[0005](3)
原材料成本大幅度增加:这两项重要的混凝土原材料由于产能的缩小价格也不断的水涨船高

[0006]在建筑行业下行的大前提下,使用这两种原材料进行
C60
及以上标号混凝土的拌制不仅存在随时断料的可能,施工成本的逐步增高也使建筑施工企业难以承受

为此在现有政策环境下选择其他大宗原材料采用优化配比等方式配置
C60
混凝土是有积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紧缺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09][0010][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
本专利技术利用常规的机制砂替代天然中粗砂解决了原材料紧缺的问题

[0013]2.
由于高强度混凝土对水胶比的严格要求,减水剂减水率较大,且掺量较大,混凝土容易出现泌水甚至离析的状态,在混凝土中加入硅粉,能够明显的改善混凝土的离析状
态和泌水性能,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0014]3.
硅粉的掺入不仅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大大提高混凝土可泵性,与水泥组合使配置
C60
混凝土得以实现

[0015]4.
机制砂净水洗后筛底量大幅度减少,表面机制砂内石粉含量大大降低,石粉由于颗粒较小,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从而吸附外加剂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下降,粘聚性变差,从而影响混凝土可泵性能,同时作为软弱材料降低混凝土强度,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还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水洗机制砂通过水洗使其具备拌制高强度混凝土的条件,为采用水泥拌制
C60
混凝土提供的强度基础

[0016]5.
采用以上配合比配置的
C60
混凝土单方可比常规采用水泥及天然中粗砂配置的水泥节省约
10

15


[0017]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18][0019]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洗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0020]4.75

9.5mm
累计百分率为
2.2

[0021]2.36

4.75mm
累计百分率为
20.2

[0022]1.18

2.36mm
累计百分率为
43.8

[0023]0.6

1.18mm
累计百分率为
60.4

[0024]0.3

0.6mm
累计百分率为
79.4

[0025]0.15

0.3mm
累计百分率为
92.2

[0026]筛底累计百分率为
100。
[0027]采用上述方案,该颗粒级为连续级配,具备拌制混凝土所需的基本要求

[0028]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碎石的级配如下:
[0029]19

26.5mm
累计筛余率为
3.6

[0030]9.5

19mm
累计筛余率为
64.2

[0031]4.75

9.5mm
累计筛余率为
96.7

[0032]2.36

4.75mm
累计筛余率为
98.7。
[0033]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且其减水率不低于
32


[0034]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洗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低于2%

[0035]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混凝土水胶比为
0.27。
[0036]作为上述
C60
泵送混凝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泥采用
p.o42.5R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26.4
%;安定性
0.5
;比表面积
340

/kg
;初凝时间
151min
;终凝时间
216min
;密度
3117kg/m3;3天抗压强度
25.3Mpa

28
天抗压强度
48.9Mpa。
[0037]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利用产量较大且质量稳定的
P.O42.5
水泥替代产量较小质量不稳定
P.O52.5
,解决了混凝土原材料断供且混凝土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与减水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4.75

9.5mm
累计百分率为
2.2

2.36

4.75mm
累计百分率为
20.2

1.18

2.36mm
累计百分率为
43.8

0.6

1.18mm
累计百分率为
60.4

0.3

0.6mm
累计百分率为
79.4

0.15

0.3mm
累计百分率为
92.2
;筛底累计百分率为
100。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级配如下:
19

26.5mm
累计筛余率为
3.6

9.5

19mm
累计筛余率为
64.2

4.75

9.5mm
累计筛余率为
96.7

2.36

4.75mm
累计筛余率为
98.7。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且其减水率不低于
32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C60
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低于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元元曾祥红范敏刘昌国高志军刘明金马艳梅耿文斌李彬王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