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及投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313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及投加方法,包括菌群复配装置及与菌群复配装置相连接的污泥强化装置;菌群复配装置包括活化反应舱及与活化反应舱相连接的进泥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及投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及投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生物活性污泥法因其对有机污染物有效的去除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活性污泥法是依据污染源的类别选择适用的菌群对有机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其对有机物的吸附和氧化能力强,处理效率高

[0003]保持活性菌群在污水中的基础数量,是保证污染物质降解效率及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生物活性菌种存在于污水处理生化池水体和沉淀池的污泥中,处于自然增殖状况

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污水水质成分复杂

变化大,生化池常常容易受到高负荷或者有毒有害成分的冲击,生化池内的生物活性菌种经常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导致生物活性菌群在生化池中的活性降低,影响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有效稳定性

[0004]为了使生化池保持活性,通常的做法是重新投加外源活性污泥或者菌群
。<br/>由于外源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群复配装置
(1)
及与菌群复配装置
(1)
相连接的污泥强化装置
(2)
;所述菌群复配装置
(1)
包括活化反应舱
(11)
及与活化反应舱
(11)
相连接的进泥泵
(12)、
清水泵
(13)、
菌剂投料机
(14)、
第一污水泵
(15)
及第一调节装置
(16)
,所述进泥泵
(12)
用于将生化池内的好氧污泥输送至活化反应舱
(11)
中,所述清水泵
(13)
用于向活化反应舱
(11)
中通入清水,菌剂投料机
(14)
用于向活化反应舱
(11)
中投加菌剂,第一污水泵
(15)
用于向活化反应舱
(11)
中通入待处理污水,第一调节装置
(16)
用于对活化反应舱
(11)
内的反应条件进行调节;所述污泥强化装置
(2)
包括强化反应舱
(21)
及与强化反应舱
(21)
相连接的转泥泵
(22)、
清液泵
(23)、
第二调节装置
(24)、
第二污水泵
(25)
及出料泵
(26)
,所述清液泵
(23)
分别与活化反应舱
(11)
和强化反应舱
(21)
连接,用于选择性将活化反应舱
(11)
或强化反应舱
(21)
内的上清液排出,转泥泵
(22)
用于将活化反应舱
(11)
中的活性污泥转移至强化反应舱
(21)
中,第二调节装置
(24)
用于对强化反应舱
(21)
内的反应条件进行调节,第二污水泵
(25)
用于向强化反应舱
(21)
中通入待处理污水,出料泵
(26)
用于将强化反应舱
(21)
培养好的污泥排放至好氧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
(16)
包括
PH
调节组件
(161)、
第一加热装置
(162)
及第一曝气装置
(163)
,所述
PH
调节组件
(161)
用于调节活化反应舱
(11)
内的菌剂和活性污泥复配后的
PH
值,所述第一加热装置
(162)
用于使活化反应舱
(11)
处于恒温状态,第一曝气装置
(163)
用于调节活化反应舱
(11)
内的溶解氧;第二调节装置
(24)
包括第二加热装置
(241)
及第二曝气装置
(242)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
(241)
用于使强化反应舱
(21)
处于恒温状态,第二曝气装置
(242)
用于调节强化反应舱
(21)
内的溶解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PH
调节组件
(161)
包括酸液储罐
(1611)
及碱液储罐
(1612)
,所述酸液储罐
(1611)
和碱液储罐
(1612)
分别通过抽吸泵与活化反应舱
(11)
连通,所述活化反应舱
(11)
内还设置有与抽吸泵电性连接的
PH
传感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池外源菌群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装置
(163)
和第二曝气装置
(242)
结构相同,均包括微孔曝气器
(1631)
和气源
(1632)
,其中第一曝气装置
(16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攀冯均宇褚波何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仪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